古诗词行书字帖,书法大家的秋字大集合,你最喜欢哪个?

本文目录

  1. 书法大家的秋字大集合,你最喜欢哪个?
  2. 王羲之行书古诗词字帖在哪里买到?
  3. 唐伯虎的书法好吗﹖?
  4. “福禄寿禧”用行书字怎样写好看?
  5. 书法中古诗的书写格式是什么?

书法大家的秋字大集合,你最喜欢哪个?

商·殷墟甲骨文

汉·额济纳居延后汉简-死驹劾状

元·赵孟頫·六体千字文

清·赵之谦·铙歌册

吴大澄

汉·乙瑛碑

汉·石门颂

晋·爨宝子碑

清何绍基

隋·智永·真草千字文隋·智永·真草千字文

古诗词行书字帖,书法大家的秋字大集合,你最喜欢哪个?

唐·欧阳询·皇甫诞碑

唐·颜真卿·多宝塔碑

爨龙颜碑

晋·王羲之·兴福寺半截碑

晋·王羲之·普觉国师碑

唐·杜牧·张好好诗

唐·欧阳询·张翰帖

宋·米芾·蜀素帖

宋·吴说·合中帖

宋·米芾·三吴帖

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元·康里巎巎·秋夜感怀诗卷

明·唐寅·书七律

明·徐渭·唐诗宋词

明·王宠·行书诗

清·傅山·孟浩然诗

明·文徵明·七言诗

明·陈道复·古诗十九首

王羲之行书古诗词字帖在哪里买到?

文\恋耀师

一、通过网购购买。登录网购平台,比如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等,搜索王羲之行书古诗词字帖,里面会有很多让你挑选!而且价格相对便宜!

二、去各大书店购买!一般学校旁边都有很多书店、文具店之类的,里面都会有字帖!

如果是练硬笔书法,我推荐你购买田英章的字帖,毛笔的话也可以借鉴。

唐伯虎的书法好吗﹖?

好啊!可以说轻松甩当下某些所谓“书法大师”几百条街!“江南第一才子”,可不是两得虚名滴。请注意,唐伯虎官场失意后,是指靠卖书画营生的,也就是说书画是他吃饭的家伙,如此这般,吹牛岂能行蒙混过关?必然得有两把刷刷才行滴!

唐伯虎书法大体上属于“二王”一脉,纵观其书法作品,虽风格多样,但均呈现一股强烈的“书卷气息”。唐伯虎学书广泛涉猎,取法赵孟頫、李邕、颜真卿、米芾等各家,逐步形成了秀“润中见遒劲、端美中见灵动”的个人书风。至晚年,其书尤其“率真自如、沉着痛快”,渐入挥洒自如之境。以下选其部分作品(局部),以雍读者诸君。

1.《临兰亭序卷》——俊逸挺秀,妩媚多姿。

2.《自书联句诗》——笔力精湛,温文尔雅。

3.《吴门避暑诗》——秀丽多姿,圆润洒脱。

4.《《集闲宾集》——俊秀潇洒,遒丽优雅。

5.《嘉靖改元新正试笔》——沉着痛快,挥洒自如。

6《饮中八仙歌》——秀丽俊逸,流转婉媚。

7《落花诗册》——丰腴润阔,灵动俊挺。

“福禄寿禧”用行书字怎样写好看?

谢谢邀请!

关于书法“福禄寿喜”四个字,用行书怎么写好看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还是要取法乎上。取法乎上,就是学习古人的笔法和字法,用行书写“福禄寿喜”四个字,建议取法晋字。临摹之后再集字创作!

上图为行书福字,取法王羲之的字。王羲之把这个福字写得很有特点。可以说是既好看,又耐看!

上图为晋人写的行书“禄”字,用笔老辣,线条流畅,神彩飞动。由此可见古人的功夫是何等之深厚啊!

上图中的行书“寿”字,也是取法王羲之的字,法度谨严,重心稳健,密不透风。

上图中的行书“禧”字,也是出自古代书法大家之手笔。不知道题主喜欢否?

另外,我还搜集了隶书“福禄寿喜”四个字不同风格的的写法,供各位网友欣赏!

上图为隶书福字的九种写法。

上图为隶书“禄”字的六种写法。其中有五禄字源自汉碑。

上图为隶书“寿”字不同风格的写法,都很好看。

上图为隶书“禧”字。这个禧字,有《礼器碑》的书写风格。

书法中古诗的书写格式是什么?

古诗古文,是书法创作中的重头戏。大部分书法创作的内容都是来源于古诗文。那么书写的格式是什么呢?比如说如何分段?是否标点,标题写在哪?题跋写在哪?等等。

下面以崔廷瑶习作为例,介绍三种最重要的书写格式,万变不离其宗:

第一种:先写正文,标题及出处写在落款处

一般不标点(也可以标点),可分段,也可以不分段,诗文作者、标题等写在落款处。典型的如下图:

这是一首词,上下两阙分两段,自然书写,参差错落,没有可以的安排。最后三行小字落款,显得也很随意。

第二种:先写标题出处,后写正文再落款

一般采用分段书写,可以有层次感。典型的如下图:

这是苏东坡的一首词。按照顺序书写,先写词牌名,然后题记,再写正文,最后落款。这种写法适合写斗方和小品,比较现代感。

第三种:采用题签形式,将标题出处等写在题签上

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书写格式,带有装饰效果,题签多为古色古香的色宣,题签的字可以采用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多为古朴的篆书、隶书、汉简等。典型的如下图:

掌握了以上三种最为重要的格式以后,可以灵活应用,比如说也可以把这种格式用到斗方、扇面、条幅、横幅上去,万变不离其宗。

更多书法技巧内容,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