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楷书字帖,练习毛笔字选谁的字帖临摹好?

本文目录

  1. 练习毛笔字选谁的字帖临摹好?
  2. 书法不得古意,这是笔法失传,还是我们没有读懂字帖?
  3. 楷书是谁创造的?
  4. 关于学习隶书,请问各位书家认为有哪些比较好的字帖推荐?
  5. 隶书为什么会从“佐书”成为“楷书”?

练习毛笔字选谁的字帖临摹好?

这也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很多人说开始学书法,历史上那么多的名家不知该选谁的,比较苦恼。

这里根据本人的一点点的心得体会说一下吧,

首先从隶书入手,碑拓或者历史上著名隶书大家的墨迹本都可以(最好不要临摹现代人的)。因为隶书相对于其他书体来说更容易上手一些,见效快,这样就能进一步激发学书者的兴趣和信心。学书法本来就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选狂草,连很多草书符号和字都认不全,一段时间无成效对学书者心理打击很大。

这里也推荐几本隶书,《曹全碑》、《张迁碑》或者的,清代的几个隶书大家,如尹秉绶,姚元之,桂馥的都可以。

书法不得古意,这是笔法失传,还是我们没有读懂字帖?

法贴在!为什么千古以来没人能模仿出来呢?

为什么书法大家们批这个,驳那个的,没有几个敢批判魏晋书法的呢?

历朝历代的书法大家那个没学过魏晋书法?又有谁敢说自己学通了魏晋书法呢?

苏轼喜欢写自己的书法,他为什么又教米芾学魏晋呢?苏轼自己学会魏晋书法了吗?

一些人说颜鲁公的书法高于王羲之的书法,但是,你们想过颜鲁公敢说自己的书法高于他老师张旭吗?以狂傲出名的张旭敢说书法高于王羲之吗?

没人敢说!为什么?真的不如,颜真卿之于张旭是亲传的师生关系!可以理解,而颜真卿与王羲之有传袭不假,可是太远了,没有必要忌讳!但是,他为什么不说自己超过王羲之呢?

原因是,王羲之的书法在那里摆着,由着你去学,去临摹!你就是学不成,也甭管你是大家,还是宗师什么的,学着写都不成,你不服气啊?

如果你一定不承认这是笔法的问题,我无话可说,您厉害!我只知道一点,您啊!也就这水平了!走好!

楷书是谁创造的?

楷书这种书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不是某一个人发明创造的。楷书的形成是在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书家钟繇,一直被后世公认为楷书从创造者,其实是不对的。钟繇只不过是把当时的楷法发挥的最好的,是当时楷法的集大成者。

长沙吴简

1984年开始有少数的吴简出土问世,在这些吴简当中就有一些楷书初期的文字。而后来长沙古井中发现的吴简更是让世人瞩目,出土了近十万枚吴简,楷书、隶书、行书、草书都有。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吴国还是相对保守的,钟繇是魏国的,因此说明当时的楷书还是已经普遍开始修行了。

出土的吴简当中以《朱然名刺》为最佳,楷书笔意最高,隶书笔意最少。横画末笔顿笔下敛,竖画有垂脱之态,撇画挺劲,捺画有三折过的笔势,折笔方峻呈圭角,而且结字剞侧而显姿态,十分接近后世成熟的楷书。

钟繇的楷书是后世所公认的,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钟繇并不是楷书的创制者,但他是文献记载中以楷书闻名于世的书法家。钟繇对楷书的贡献在于他对楷书的加工整理和提倡推广,于是后人就把楷书的发明权归到他的名下,供奉他为“楷书之祖”。

钟繇传世的楷书作品为《宣示》《力命》《荐季直》《贺捷》四表,都是小楷。钟繇的楷书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完全把隶意清楚,比如体型较扁、“字细画短”、“长而逾制”之类,另外就是笔画较直,迟涩,转折还没有那么流便,所以后人评价钟繇的书法是“容貌若愚”“大巧若拙”,有着高古的意趣。正是因为钟繇的楷书中还存在着隶意,因此被后世称颂为古雅,同时也为王羲之留下了对楷书完善美化的余地。

王羲之的楷书更加内敛,笔法称为“内擫”。跟钟繇的楷书相比,羲之的楷书笔画之间的结构关系更加紧密,体态匀称整饬,他将楷书的笔法、笔意、结构推入到形巧而势纵的新境界。王羲之的楷书与后世的楷书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这是楷书的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所以说楷书不是某一个人发明创制的,而是文化发展的结晶。

关于学习隶书,请问各位书家认为有哪些比较好的字帖推荐?

个人认为隶书入门学《乙瑛碑》较好。是汉隶之最可师者。第一是因其比较清晰。(因有的碑文漶漫不清,无从下笔。)第二是用笔浑厚雄强,结构开张;遒劲有力,静穆端庄。所以一开始临帖,学《乙瑛碑》好上手,容易得笔,练出功夫。

再就是《肥致碑》,由于此碑出土晚,没遭受风凌雪欺。刀口清晰,笔笔明白。造型方正,有《张迁碑》之风神。韻高致远,古朴无华,气息淳厚,愈品愈妙。如饮醇醪,回味悠长,确实妙不可言!

时下有很多人学隶从《曹全碑》入手,我觉得不可取,因《曹全》用笔纤细绵软,形态娟秀。当然可以借鉴。

另外《华山碑》、《史晨碑》也均为上品,都须细心研究,着意揣摩。唯有融铸百家,方成大器!

隶书为什么会从“佐书”成为“楷书”?

这个问题是想问什么?我有点不理解。

「佐书」是相对「篆体」而言的,「隶书」其实是「篆书」的「佐书」,「隶书」最后是替代了「篆书」。

「篆书」变为「隶书(佐书)」叫做「隶变」。

「隶书(佐书)」变为「楷书」叫做「楷变」。

题主是想问:「隶变」的原因还是「楷变」的原因?我不知道题主是想问什么,我就两个问题都说一下。

--------------------------------------------------------

第一,「隶书(佐书)」变为「楷书」——「楷变」的原因?

「楷变」原因主要有两点,「书写载体」和「书写姿势」的变化。

我们知道「楷变」发生在魏晋时代,而纸张是东汉发明,魏晋隋唐以后渐渐普及。纸张的普及导致书写姿势的变化,是「楷变」发生的根本原因。

纸张普及以前,古人书写主要载体是简牍,当时的古人是「跪坐」,也叫「跽坐」,当时主流的书写方式:跽坐,左手拿简牍,右手执笔,悬腕而书,叫做【执卷写】:

【执卷写】如下图东汉画像砖上的【执卷写】姿势:

图引自:马怡.(2013).从“握卷写”到“伏纸写”——图像所见中国古人的书写姿势及其变迁.形象史学研究.

「隶书」上的「波磔」形态,主要就是【执卷悬腕写】产生的「提、按」动作产生的。

纸张发明普及以后,纸张是无法拿在手上写,所以,这时候的书写姿势变成「伏几案写」:

宋元以后,桌椅等新式家具渐渐普及,「伏桌写」成为主流:

上图引自:马怡.(2013).从“握卷写”到“伏纸写”——图像所见中国古人的书写姿势及其变迁.形象史学研究.

蔡邕楷书字帖,练习毛笔字选谁的字帖临摹好?

「伏案伏桌写」使得毛笔的运用更加灵活,楷书一改隶书的波磔,书写的笔画衔接连贯,笔法更加多样化,字形更加方正。

----------------------------------------------------

第二,「篆书」变为「隶书(佐书)」——「隶变」的原因

顾名思义,所谓「佐书」其实是一种「辅助书体」,一种非正式的「速记体」,就好比今天酒楼伙计为了求快将「白菜」写为「白才」。

很简单,古人偷懒求简求速而已,文字肯定是能准确记录语言的情况下,越简便越好,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忧郁的台湾乌龟」和「憂鬱的臺灣烏龜」都能准确的表意,你愿意写哪一种?

「佐书」的称谓来自《说文解字·序》中「新莽六书」,「佐书」即「秦隶」。

那为什么,古人用籀篆古文用了几百上千年,为什么恰恰在战国、秦汉时代出现了「速记体」——隶书呢?

这就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正如《说文序》所言:

「官狱职务日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从战国晚期开始,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各国变法图强,政治革新,旧的贵族势力式微,平民阶层只要有才能,就有机会成为当官成为「统治者」。

从目前的出土文献看,「隶书」这种速记体最先在战国时代的秦国出现,也即「青川木牍」:

青川木牍于1980年出土於四川青川县郝家坪第50号战国墓,记载了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二年),王命左丞相甘茂更修《田律》等事,背面为与该法律有关的记事。

当时的秦国,商鞅变法以后,实行耕战政策,有非常详尽的「编户齐民」档案,保证中央政府有源源不断税收和物资,用于备战扩展,并能养一批职业行政官僚,同时,制定详细的法律体系,进行有效彻底的统治,将原子化的个人连城一个整体,并职业分工,各有所专。

这套统治技术,早于欧洲两千多年。

所以,战国、秦汉时期公务员,特别在行政第一线的刀笔小吏,有大量繁重书写任务,记录「耕地、人口、税收、法律。。。」等各种文书档案。

没有这些「大数据」文书,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统治,无法制定政策,做出详尽的国家规划。

比如:《史记》记载,帝国的最高决策者秦始皇,不论大小事都要亲自决断,这说明秦国当时行政技术相当了得,从中央到基层都了如指掌,而秦始皇一天要阅览的文书简牍,需要两个武士来抬,恐怕最少150斤竹简。

面对如此巨量的书写任务,「一笔十八弯,写字如画画」的篆书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当时「职务日繁」的刀笔小吏就「以趣约易」,对篆书进行改造:

笔画上「化圆为方,化曲为直」。

字形上采用「省、并、连」的办法进行简化。

这些基层的刀笔小吏并不是要创造一种新字体,仅仅是为了偷懒,提高文书的书写速度,在一些很正式场合还是用篆书。

比如:秦代的公布天下的几种法律文献刻石,《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芝罘刻石》还是用的当时的官方正式文字小篆体:

秦·《峄山刻石》

纵观汉字演变历史可以发现:「求简化」和「准确记录语言」是驱动汉字演变的两股互相制约的动力。

这两种力量互相制约,动态发展,使得汉字不至于太简单,也不至于太繁琐,汉字太简单,无法准确的记录语言,太繁琐,不利于使用。

如果汉字简化以后,还能准确的表意,不影响记录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汉字需要简化。

汉代以后,渐渐发现隶书相比篆书,并不影响记录语言的准确性,而且大大提高了书写速度。

所以「隶书」这种刀笔小吏为了偷懒而发明的「速记俗体」,取代了篆书成为「标准正体字」,「小三上位」成为「正房大姨太」。

其实,纵观汉字的演变历史不难发现,一个时代的俗体就是下一个时代的正体。「小篆、隶书、楷书」都是从「俗体字」变为「正体字」。

「偷懒求简」的人性决定,只要不影响记录语言的正确性,汉字使用者一定会怎么简单就怎么写。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