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帖李 “金错刀”是谁的书法?谁有相关字帖?谢谢?

本文目录

  1. 请问练行书,草书临谁的帖好?
  2. “金错刀”是谁的书法?谁有相关字帖?谢谢?
  3. 关于学习隶书,请问各位书家认为有哪些比较好的字帖推荐?
  4. 请问您有喜欢的书法吗?
  5. 谁把行书写到极致?

请问练行书,草书临谁的帖好?

如果想临行书、草书的帖子,分别推荐以下两位书法家,供您选择。

梁诗正:清朝最美行书

清雍正年间,有个风流探花,被誉为“当世书法奇才”,深得雍正皇帝喜爱。后又是乾隆的御用书法家,且很喜欢组织一些半官方的书法交流活动,所以被今人戏称为清朝的“书协官员”。他就是清朝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梁诗正。

梁诗正擅长书法。清人吴修在《昭代尺牍小传》称“诗正工书”。清人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书中说到梁诗正的书法:“公书初学柳成宫(柳公权),继参文(征明)、赵(孟頫),晚师颜(真卿)、李(北海)。”后人对梁诗正的书法评价很高,启功先生多次提起“二梁”(梁诗正和其子梁同书),启功先生的书法也受到梁诗正的影响。

梁诗正,字养仲,号芗林,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庄。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徵明,晚师颜真卿、李邕。在王羲之《时雪快晴帖》后面有一幅跋作十分精彩,正是梁诗正行书跋作。

书法字帖李 “金错刀”是谁的书法?谁有相关字帖?谢谢?

黄庭坚:宋代草书的标志

宋代时,楷书已成为一切书法技巧的基础。这对于行书来说,尚无大碍,但与草书的要求格格不入,所以书法家通常只能在草书和行书之间作一选择:精草书者少作行书,以行书知名者多不谙草书。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也有少数人越出常规,如王铎、傅山,但他们的草书、行书基本上各成家数,有时竟像是不同作者的作品。

宋代在草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更加特殊的是,这种地位几乎由一个人以一己之力所造成——他就是黄庭坚,北宋诗人,书法家,词人,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黄庭坚放弃了草书中奔放的节奏,同时增加了按顿,不避讳向各个方向伸出的长画(一般来说,草书除了竖向长画外,竭力避免其它方向的长画,因为它们破坏作品的连续性),这一切都与他行书的笔画取得了统一。

在草书的历史上,黄庭坚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一个漫长的时代,他的影响难以尽述,因为他是一个起端,一位出色的独创者。他不以表面上的形似泽惠后人,但却从深处影响到人们的构成原则。然而也正是他,以他的身影隔断了人们对唐人狂草的真正理解。

“金错刀”是谁的书法?谁有相关字帖?谢谢?

“金错刀”是写字、绘画的一种技法。为南唐李后主的书法。

《谈荟》:“南唐李后主(李煜)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宣和画谱》:“后主又作金错刀画,亦清爽不凡,另为一格法,后主金错书用一笔三过之法,晚年变而为画,故颤掣乃如书法。”按《法书要录》也有金错刀书一体。李煜书画,已不存世,而后人颇有仿之者,《图绘宝鉴》、《东图元览》载有:“孙尚子,善为颤笔,见于衣服、手足、木叶、川流诸处,皆若颤动。”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载有书一体。具体形式与风貌今已不可稽查。

关于学习隶书,请问各位书家认为有哪些比较好的字帖推荐?

个人认为隶书入门学《乙瑛碑》较好。是汉隶之最可师者。第一是因其比较清晰。(因有的碑文漶漫不清,无从下笔。)第二是用笔浑厚雄强,结构开张;遒劲有力,静穆端庄。所以一开始临帖,学《乙瑛碑》好上手,容易得笔,练出功夫。

再就是《肥致碑》,由于此碑出土晚,没遭受风凌雪欺。刀口清晰,笔笔明白。造型方正,有《张迁碑》之风神。韻高致远,古朴无华,气息淳厚,愈品愈妙。如饮醇醪,回味悠长,确实妙不可言!

时下有很多人学隶从《曹全碑》入手,我觉得不可取,因《曹全》用笔纤细绵软,形态娟秀。当然可以借鉴。

另外《华山碑》、《史晨碑》也均为上品,都须细心研究,着意揣摩。唯有融铸百家,方成大器!

请问您有喜欢的书法吗?

这个我是门外客,但也有喜欢的书法家,比如古代的欧阳询,当代的启功等等。欧阳询的九成宫帖,我小时候临过,可惜文革来了放弃了。启功先生的书法稳中有驰,张而不夸,秀气而不失灵动,很有法度,值得喜爱。

谁把行书写到极致?

历史上行书写的好的大家很多,公认的行书大家当属王義之,他的兰亭集序,应该是行书的典范。当下写行书的人也很多,甚至有的自称已超过古人,当今第一,其实还差的很远,还在名家千里之外!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