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的行书字帖,王羲之行书字帖有哪些?

本文目录

  1. 行书字帖三大排名?
  2.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定论为天下第一行书,那为什么有人更喜欢他的其他作品?
  3. 有哪些钢笔行书字帖比较经典?
  4. 行书最佳字帖?
  5. 王羲之行书字帖有哪些?

行书字帖三大排名?

1、《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

《兰亭序》共计三百二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2、《祭侄文稿》

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3、《寒食帖》

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

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兰亭集序的行书字帖,王羲之行书字帖有哪些?

《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定论为天下第一行书,那为什么有人更喜欢他的其他作品?

《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有这个说法。

你所说的‘’更喜欢‘’王羲之其它作品,不喜欢《兰亭序》,我这里就分析一下学习书法的人为什么不喜欢《兰亭序》的原因,也就知道了大家为什么更喜欢王羲之别的作品的道理。

一,《兰亭序》的笔法,复杂到什么程度呢?复杂到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没有一笔是相同的。

二《兰亭序》的笔画,不管大小长短,没有一笔是几何学意义上的直的;

《兰亭序》从头至尾,没有任何一个笔画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一个相同的笔画的形态都不同,即笔画都不是以一种造型重复出现;

就一个小小的‘’点‘’这个笔画,从头至尾都没有一个相同的,更不要说20个之字的不同了。

三,《兰亭序》的章法,核心难点是从头至尾的每一个字都不平正。即使看起来很平稳的字,如果画上方格往字上面套,肯定会发现有一个笔画写出了格外,但在我们的观感上,基本感觉不到。通篇的字都不平正,但在人的观感上,一点都不觉得不平正,反而显得平和安静。

纵上,这是一种高难,极难。

就是再喜欢,皇冠上的明珠,不是想摘就能摘到的。

答案来了,不是大家不喜欢《兰亭序》,而是太喜欢,但难追求。王羲之手札,刻帖多的是,非要追求那么髙冷的《兰亭序》,不划算。

凡是世间第一的东西,看看就行了。要弄到自己手上的几率真不好说。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有哪些钢笔行书字帖比较经典?

书法名家骆恒光先生的钢笔行书字帖比较经典。

骆恒光先生是渐江诸暨人,曾跟陆维钊先生研习古典诗文、书法和书论。学书从《兰亭序》和《圣教序》入手,然后遍临历代其它名家碑帖。以行草为主,劲健秀逸。

曾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理论部部长。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骆恒光先生谈硬笔书法

他说钢笔书法不同于毛笔书法之处是:"毛笔书法以用笔为上,结体次之,钢笔书法以结体为上,用笔次之。钢笔书法不是一点也不讲用笔,只是用笔变化之处太细微,几乎让人看不出来,结体的变化却很普遍,很明显。因此,我们研究钢笔书法,主要研究结体的变化。″

骆恒光先生谈硬笔行书的特点

一,笔画简略。

二,以转代折。

三,牵丝映带。

四,替代笔画。

五,强调对比。

六,增减钩挑。

行书最佳字帖?

行书的最佳字帖,我觉得有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颜真卿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苏轼的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还有杨凝式的天下第四行书《韭花帖》,这四部行书字帖,各有所长,但足可以代表中国书法艺术行书的最高成就。

王羲之行书字帖有哪些?

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兰亭序》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