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字的字帖 大学生想练字买谁的字帖呢?

admin 练字技巧 2023-06-08 0

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字帖推荐?

怎么说呢?好的碑帖、字帖实在太多了,浩如烟海。特别喜欢古碑帖。一册在手,一卷在握,那真是人生一大拥有,值得反复品读,爱不释手。不过,书法不仅仅只有审美价值,今人眼里,看中的是它更多的是实用价值。

今人选字帖一般也是从实用角度,谁都希望自己写得一手好字,特别是在这么个普遍使用手机、电脑,常常提笔忘字的时代,手写应该越来越稀缺了。物以稀为贵,还喜欢手写的人算是与众不同的了,值得肯定。其实,看得出,你更希望学习的是硬笔书法。也许你觉得这样可以上手快一些,效果明显。但其实,如果你不着急,不追求立竿见影,如果你把练字当兴趣、爱好,那么还是从练毛笔字开始吧,虽然这个会有点难度,但毛笔字写得好的人,真的硬笔不会差到哪去,甚至可以不练硬笔,但,如果你直接练硬笔,就算你的硬笔写得再好,你的毛笔字也不一定好。所以,所谓欲速则不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好,言归正传,说说选帖。如果练毛笔,适合练的碑帖有:

隶书:

《曹全碑》、《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

魏碑:

《张猛龙碑》、《石门颂》、《李壁墓志铭》……

楷书:

钟繇《宣示表》、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羲之《乐毅论》、钟绍京《灵飞经》、颜真卿《多宝塔碑》、《勤礼碑》、《麻姑仙坛记》、欧阳询《九成宫》、诸遂良《雁塔圣教序》、《阴符经》、柳公权《玄秘塔碑》……

行书:王羲之《集字圣教序》……

草书:孙过庭《书谱》、怀素《小草千字文》……

如果练硬笔,时下,田英章很流行,另一个荊霄鹏的字帖也很多,他们的字型取像《九成宫》:法度严密,严谨工整,端庄洒脱,灵动飘逸……比较受人欢迎,但我的书法老师们都不主张我们练,大概因为太多人喜欢的东西比较普通、俗气,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过觉得瘦长、内敛的字型不符合我的个性和审美,我比较喜欢宽博的字型,但,存在即合理,雅俗共赏,如果从实用角度,还是可以练一练的。

总之,练字总比不练字好,爱手写的人,还是值得肯定的,随性一点,喜欢哪本字帖就开始临写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你学有所成。

登字的字帖 大学生想练字买谁的字帖呢?

懂书法的朋友看看,这个字的功底怎么样?

看似有些功力,其实不成!

这是典型的有按笔无提笔,厚是有了,然而无提笔的按笔就是墨猪!最为明显的是丰字的牵连之处,写得迷糊不清,堆砌难堪!

更有甚者是书者居然玩起了绘画的墨色来,一笔能蘸出浓淡来,或许书者自己觉得是一个奇思妙想,可是,书法史写出文字的,其初始目的是传递文字信息,这样蘸墨是画还是字啊?

落款的文字可以看出书法的高低,我的评价是还成,继续努力吧!抛却花哨的努力!

这是什么字?

这个问题,我想讲一个故事:

在我高中毕业后不久,刚步入教师行业,一次回家时,和一些长辈们闲聊,房族的一个三伯开玩笑说:‘‘我看到一个字,不一定你认识。"我听后,还真怕难倒我,心有余悸地说:“您把字写下来,看是什么字吧!”他边写边念,“一撇一捺.。"这不是“人”嘛。”他笑了笑说:“过去这个字认人,现在还是认人。"

时间荏苒,岁月如梭,这件事,虽已隔多年,回想起来,如今,才明白彻悟,这个字确实难认,过去认人,现在还是认人。认人也是一个学问,过去我不会认,如今,还认不好,奥妙无穷。如果一个人,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关系网,认不倒一个人,你再有能力,再有本事,别人都不认你,不会用你。有了关系,什么事都不是事,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如此。

大学生想练字买谁的字帖呢?

看你附的照片是硬笔的,那我就回答大学生练硬笔选字帖的问题吧。练字选帖,首先看练习者的书法基础。如果没系统练过,那大学生小学生没啥区别,都是先练习书法基础。书法基础是这些:坐姿_握笔_笔画_偏旁_结构,之后才是临帖(参见井圆格练字贴)。

有了点基础后,如果只想让自己的字变得好看些实用些而不是成为书法爱好者,接下来可以练练常用字楷书行书甚至草书即可。如果想更进一步的提高书法能力,才考虑到选帖的问题。钢笔选帖分两用:当代字帖和古代字帖。当代字帖看个人喜好,世面有田英章庞中华吴玉生顾仲安卢中南荆霄鹏等,看哪种风格是你喜欢的。我个人喜欢田英章的,田字个人特色叫收敛,接近我对汉字的审美。

如果选择古代字帖,古代都是毛笔字帖,适合钢笔练习,尤其是初学的话,字体不宜太大。《乐毅论》《黑女碑》《灵飞经》《汲黯传》《洛神赋》(赵孟頫)《兰亭序》《圣教序》等都可以。我个人都喜欢。推荐初学者试试汲、灵、兰三帖!关注井圆格官方微博,每晚八点半书法直播。

行书滕王阁序字帖多少字?

滕王阁序全文773个字,包含了40个成语,令人叹为观止,堪称是我国古代创造成语数量最多的一篇文章。是王勃最著名的一篇文章,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