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集字帖?对联最后一个字是来贴哪边?

对联落款格式?

书法对联的落款格式一般分为单款和上下款两种。

1.单款: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

2.双款: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扩展资料:

1、落款的字不应该大于正文主题的字。应比正文的字小且协调。

2、题款不能题在整个正文的上面,国展上也有出现很多此类情况,是非常不适合的。

3、印章绝对不能比落款的字大。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

4、落款的字体,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详析说来就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在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5、避免过多的使用自己的书写习惯,尤其是在创作的初期。因为我们创作在很多时候都在依托某个字帖或某一书家,若是按照自己的书写习惯书写肯定会与正文的风格面貌不符,更谈不上协调了。所以落款也要遵循与正文一样的书写习惯和大致风格。

对联集字帖?对联最后一个字是来贴哪边?

本吴氏宗祠十三言对联内容?

世家第一,至德让三全联典自春秋吴泰伯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让位于弟季历及季历子昌(文王)。

孔子称其有“至德”,《史记》列为世家第一延陵世泽,梅里家声全联典自春秋·吴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省武进)称“延陵季子”。泰伯让位而避于吴,住今江苏省无锡梅里延陵望族,廷尉名官上联典出春秋·吴季札。下联典出西汉·吴公,文帝时为河南太守,征为廷尉。尝荐贾谊于文帝,文帝召贾谊为博士治平称最,明体达用上联典自西汉·吴公,公正廉明,治平为天下第一。下联典自清·吴廷栋治学以明体达用为主治平称最,让德留芳上联典指西汉吴公。下联典指吴氏的来历宫女列阵,箫鸾成仙上联典出春秋·孙武以《兵法》教吴王宫女列战阵以显治军之能。下联典出唐·文箫与仙女吴彩鸾结为夫妇,双双成仙而去清操绝俗,画圣留名上联典出西晋·吴隐之任职各地,均著清操。下联典出唐·吴道子为著名画家,世人誉为“画圣”鹰扬虎视,剑气玉光上联典自三国·吴质,曹操赞其“鹰扬其体,虎视凤观”。下联典自明·吴伯宗,人称“玉光剑气,殆不可掩”五言通用宗祠楹联八闽孝子裔,三让帝王家典用台湾省台南市吴氏大宗祠联梅里千古盛延陵万年兴梅里松柏茂延陵桂兰香青山扬硕德碧水溯高风世家有首记至德无双称观乐知时政闻诗论国风挂剑心存义延陵裔继贤梅里传三让延陵继千秋世家记第一至德名无双祖德传千古延陵盛万年六言通用宗祠楹联三让两家天下,一剑万世千秋上联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下联典用季札挂剑徐君之墓树的典故孙子能教宫女,文箫幸遇仙姝上联黄指春秋吴王阖闾用孙武操练宫女事,下联典指唐·吴彩鸾遇书生文箫事七言通用宗祠楹联渤海家风千古兴,延陵世泽万载隆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百年丕振延陵绪,三让犹存泰伯心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泰伯。权威姓氏著作《元和姓纂》云“周太王子泰伯、钟雍封吴,子孙以国为氏”(泰伯亦作太伯)楼危明月芭蕉翠,水涨白帆杨柳青上联典指南宋词人吴文英,工词。下联典指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人称祖师号画圣,我恨王郎曰频香上联典出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被誉“画圣”,民间绘塑艺人奉为“祖师”。下联典出清代女祠人吴藻,字频香吏部文章昭日月将军功业炳山川典用佚名集吴天发碑字帖联七言以上通用宗祠楹联秘义烟涵,瑰词雨散;文章绮合,藻思罗开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富饶迁石里,派衍东山胄继缙绅,高出延陵鼎族;政务宽厚,早标太守芳名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持议刚方,坐席正讲官之体;风裁峻厉,飞帛书御史之名至德启云礽,三让两家天下;大宗绵雪堰,千秋一脉江南始国忆江苏,碑前遂得追根志;迁台荣栗邑,海外还存慕祖心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风,芬流兰谷;派衍绮里,缅当时儒术,望重草庐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对联横批记首世家至德传芳让德传芳三让传芳梅生传芳挂剑酬心寻根溯源祖德宗功裕后光前延陵衍派敬祖奉先三让承徽远拓进取观乐论政

书法中,什么是集字创作?

集字创作,就是用古代名家名帖上的字体,来创作书法作品的过程。在集字过程中,完全依据原帖的字形结构,尊重原帖的艺术风格,不能掺杂个人的想法所进行“复写”。相当于排字工人,把一个个现成的古人的字,根据所创作的内容进行“编排”。

举例说明:

假如说您想用文征明的行书来集一副对联。那么就从文征明的字帖中找出以上这些字,然后按照对联的顺序,依次“复写”在宣纸上,这样就成了一副集字创作书法作品。当然,尽量要做到上下左右的呼应关系,形成有机整体,而不是字字独立存在。

那么,集字既然是“复写”,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通过集字,熟练掌握原帖中的字形结构与艺术风格,而不是用自己的自由体进行创作;

第二,树立正确的书法创作理念,那就是书法必须要有所依托,有所出处,而不是写江湖体;

第三,集字是从临摹到创作的中间桥梁。集字以前必须要有很深的临摹功夫才能“复写”到位,这样就从实践中检验临摹的功夫;集字创作熟练以后,就可以完全丢开字帖,这样就达到了真正书法创作的目的。

希望以上回答对书友们有所帮助。(附图:文征明行书集字对联)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对联最后一个字是来贴哪边?

面对大门,自己的右手边贴上联。尾字为仄声字的一联为上联,贴右边。尾字为平声字的一联为下联,贴左边。仄声(3、4声);平声(1、2声)。上联与下联的尾字都有是平声字的对联,则要看对联的意思来区别哪是上联,哪是下联。

对联有几种形式?

对联一般分为拆字联、嵌名联、谐音联、急转联和回文联等

具体介绍如下:

1、拆字联:是对联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拆字,也称析字,离合,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于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2、嵌名联:是嵌入人名的对联,也就是把人名、地名或其他事物名称嵌人联内的有关部位,使上下联相互对应,以提高对联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嵌名联在婚联及题赠联中运用较多,嵌法也因情况而多种多样。嵌字联大体分为整嵌和分嵌,分嵌中还可分为若干种。

3、谐音对就是利用语音相谐一语双关,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

扩展资料

对联的十大艺术格调,从体裁的角度来看,对联的格调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律诗格调:最初,对联多以五、七言为多,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仍占大多数。如苏小妹联: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2、词格调:到了宋朝,宋词逐渐兴盛,同时也丰富了对联艺术。如徐达的故居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院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3、民歌格调:有的对联很像民歌,语言通俗朴素,形式生动活泼,很有民歌情调。解缙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4、散文格调:以文人联,有人说自曾国藩始,如清末文人俞樾的自挽联: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苦苦著二百五十卷书,流传人间,是亦足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荡荡历半生三十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乎?

5、戏文格调:有的联从表情断句、叠词上看,很有戏文的味道,例如:想当年那段情由未必如此,看今日这般光景或者有之。再如:莺莺燕燕,翠翠绿绿,处处融融洽洽;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