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字趣事
分类:字帖练字 热度:

古代书法家的趣事作文五百字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于是人们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

认字练字过程中有什么趣事?作文500

今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常青藤作文班。

刚到常青藤作文班,坐到座位上,就听见老师突然宣布:“今天来早的人可以参加练字活动,来晚的话就不能参加这个活动了。”正在我心里替来晚的人惋惜的时候,只听老师又说道:“哦,对了!还没有教你们怎么练字呢!首先不要让字出下面的线,然后再将上面留一点儿空隙……”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张浩奇却抢先回答:“像天空。”老师露出了微笑:“张浩奇回答得太对了。以后上课前,我们都要进行这个训练。”“啊?”大家叫苦连天。

终于开始了,我小心翼翼地写着、写着……就在写到第四行第五个“糊”字时,我竟然将整个格占满了,还出了一点下线,“Oh,MyGod!我立刻好像尝到苦瓜的味道。

这时听见老师说:“杨光,练习的不错!”原来,老师已经开始逐一检查我们写的字。老师在检查到坐在我旁边的张浩奇时,我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开始检查我的练习了,我真担心自己写的字被老师批评,没想到老师却说:“函承,写得不错!你看你作文本上的和你练的字,一对比,很好嘛!”顿时,我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通过这次练字,我懂得了以后一定要多练字,不然的话作文即使写得再好,字写得不好,照样也要被扣分的!

王羲之小时候学字的故事

1、故事1

东晋的王羲之,七岁时就擅长书法。他十二岁时,看见父亲枕头中有前朝的《笔说》藏在父亲枕头中,便偷来阅读。父亲说:“你从哪里偷来我珍藏的书?”

王羲之笑着不回答。母亲说:“想要看你用笔法。”父亲见他还小,怕他不能领悟到书中的奥秘,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把它传授你。”

王羲之跪着请求说:“倘若等到我成人你再把它传授给我的话,恐怕就阻扰了我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把书传授给他。不满一月,王羲之的书法就大有长进。

2、故事2

王羲之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可以知,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工夫之深了。

3、故事3

据说王羲之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4、故事4

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

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5、故事5

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

古代书法家有趣的故事?

一、王羲之吃墨

王羲之小时候写字时专心致志。有一次,他在书房中聚精会神地写字 ,竟然忘记了吃饭。母亲只好让书童给他把饭送过去,有馒头,还有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当母亲来书房看小羲之的时候,一进书房便笑得前仰后合。原来王羲之边吃饭边看字帖,竞将墨汁当成蒜泥蘸着吃了,弄得满嘴乌黑。直到听到母亲大笑时,他才恍然大悟。

二、书成换白鹅

相传山阴有一位道士,想求王羲之给他写一本《黄庭经》,但又担心王羲之不肯答应。他打听到王羲之非常喜欢鹅,就特地养了一群漂亮的大白鹅,在王羲之坐船路过山阴的时候,故意赶着鹅经过。王羲之看到河里游着一群白鹅,羽毛白净,形态优美,喜欢极了,让道士开个价。道士却说:“这么好的鹅哪能舍得卖掉。不过先生您要是真喜欢,就给我写一本经来换。王羲之一听,马上就答应了,当即用半天时间写好一卷《黄庭经》交给了道士。道士如获至宝,便让王羲之把大白鹅带走了。

三、子换父字

当年王献之经过几年的学习,书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常常得到父亲王羲之和长辈的称赞。被夸多了,不禁自大起来,以为自己的功力已深,可到处替人题诗写字,因此就不再下工夫临池练帖了。有一天,他父亲王羲之宴请友人,杯盏交错,一时书兴勃发,提起笔来在墙壁上题了一首诗。然后乘兴和客人一起出去赏玩风景了。待父亲走后,心高气傲的王献之,面对墙壁的书法并不服气,他就照着墙上的字临摹几遍,然后他偷偷的把墙上的字擦掉,在原来的地方模仿父亲的字迹重新写过,左看右看,自认为无人能分辨真假。哪知王羲之回来后,看到墙上的字不禁纳闷,细细的看了好久,竟搔搔头叹口气说:“莫不是老酒喝多了,竟写出这么拙劣的字,唉!”王献之在旁边听了,顿时脸红心跳,十分不安。从这以后,他才明白,不下功夫是不可能超过父亲的。从此,他不再盲目自满,而是更加刻苦练字。

书法大师的那些趣事儿

唐史三百年唐书三百年。

看唐朝之书,亦是“见字如面”。

观古人之趣事,领略书法之美,实为一件趣事。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莫不过是书中所讲的“书为心画”,书法不会骗人,最可明心见性。

“当书法穿越唐朝”,你将会在接下来的唐朝书法故事里体验一个真实的唐朝,书法不会骗人,这是真的。

01唐太宗巧夺《兰亭序》

初唐“贞观之治”的缔造者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热爱书法,学习书法,重视书法,尤爱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字,其他书法家的字都看不上眼,连王献之的字也不例外。

帝王追起星来霸气十足,非今之追星族所能比。光是他收藏的王羲之法帖真迹就达三千多件,可单单缺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于是他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兰亭序》在老和尚辩才手中。

唐太宗诏来辩才询问《兰亭序》的下落,但老和尚却和他装糊涂。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唐太宗于是派出了萧翼去做卧底,伺机智取。

接下来萧翼办成了一个落魄书生,骗取老和尚的信任,在老和尚拿出《兰亭序》和萧翼共赏时,萧翼却立马拿出了皇帝的诏书,拿着《兰亭序》扬长而去了。

再看看老和尚,气得晕倒在地,不醒人事了。

02书法养生达人虞世南

虞世南是一位全能型书法家,他的楷、行、草都达到了大师级别的水准。 所谓“书为心画”,他的书法和他的为人一样———骨子里透出君子之风。他为人温和儒雅,正如他的书法平和内敛,就如“君子藏器”,锋芒不外露。

虞世南书法强调的是心态,写字时需心平气和,心无旁骛,讲究自然之法。

因此,他练字也有自己独创的“写字按摩入睡法”,就是每晚入睡前,以手指代笔练字练到睡。可见书法在虞世南之中,已成了精神按摩法,一种修心养性之道。

03猴子脸与刺猬心——欧阳询

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但是他的长相经常被人拿来戏谑。

有一次,唐太宗赐宴群臣,为了活跃气氛,就让大臣们吟诗作对,互嘲为娱。

长孙无忌首当其冲,吟道:

“耸脖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教麟阁上,画此一猿猴。”

这是嘲笑欧阳询长得瘦小,貌丑,酷像猿猴。

欧阳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道:

“缩头连背煖(暖的异体字),完裆畏肚寒。只因心溷溷(溷,音混,猪圈,厕所),所以面团团。”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欧阳询即反击长孙无忌长着一张四喜丸子大圆脸。

欧阳询虽然长得丑,但是他的书法并不丑。

西汉思想家扬雄说:“书,心画也。”

书法是一个人心灵的图画,欧阳询为人如同刺猬,其书法的锐利锋芒如刀剑,寒光凛凛。

“观字如面”最可见一人骨子里蕴藏的气质与品格。穿越历史,与古人面对面,见其人,品其性,才不失为书中之乐。

上一篇:最好的练字方法 下一篇:笔画笔顺练字卡_笔画笔顺练字卡片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练字推荐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