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中的字帖(能分享一下您的书法临帖之路吗?)

能分享一下您的书法临帖之路吗?

我是2013年开始临帖的。当时早上散步,跟着写地书的人用海绵作笔写字,写着写着慢慢写出感觉来了,于是经人介绍报名参加了南化公司退协举办的老年大学书法班。

五年后又加入了企业退协书法协会。去年国庆七十周年,我向栖霞区书法家协会投稿,一幅自己写的七律《燕子矶蝶变》,用隶书创作的四尺对开作品,被选上了区庆祝国庆七十周年书画作品大展。近三年来南化退书协举办的年展,也年年送选作品入展。去年斗胆参加头条华夏杯书画作品大赛,还以总分十四名的成绩,拿了个四等奖呢。

我从插班学书开始,听从老师的安排建议,走过了楷、行、隶、草、篆、金文的临写之路。临帖是个吃力且艰辛的过程。对初学者来说,选帖当然重要。我们一般一学期选一本帖为主。如唐代颜真卿楷书《勤礼碑》、《多宝塔》等,行书练过《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米芾的《蜀素帖》、《笤溪诗卷》,文征明《前后赤壁赋》等,隶书《曹全碑》、《张迁碑》、《西峡颂》等更多了。魏碑《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等,章草《皇象急就章》、草书《孙过庭书谱》,王羲之《草书七帖》,王铎、怀素、宋徽宗赵佶《千字文》等。篆书《邓石如篆书千字文》,《毛公鼎散氏盘》等,金文《秦风十帖》等。

临帖最大的敌人是急于求成心理,总觉得自己临的不象,从而失去耐心。临帖中要先学会读帖,弄清书家笔法、字法、章法的独特之处,临写了几遍后,再重新读帖,往往豁然开悟,再下笔临之,收获必大。

执笔姿势,我体会成年人临帖,一开始悬腕可以,但最好还是悬肘更好,站立悬肘效果更佳。

如何用墨?也是有讲究的。有主张原墨的,浓墨重彩,养眼,但废墨,且书写较涩。有主张加水稀释的,浓淡适宜,但最好每次在墨砚中加入凉开水数滴调匀为宜。我自己则是坚持用淡墨的,墨少水多,常被老师同学笑话,我则乐此不疲。现在我用淡墨倒能写出浓淡不同的墨色,自己也很开心。

邱振中的字帖(能分享一下您的书法临帖之路吗?)

书法中章法的块面如何理解?

书法中章法的块面处理有多种形式。

一,粘并笔画形成的字的块面感。如王珣《伯远帖》中第一行的"珣″字和"顿″字,有的笔画几手粘并在一起形成字的块面。在整幅作品的字中,丰富了对比关系。(见下图。)

二,通过涂抹而形成的点、线、面对比关系。如颜真卿《祭侄文稿》中涂抹的地方。(见下图)。

三,墨色的浓淡形成的块面感。如王铎《听颖师琴歌》,浓淡有致,燥润相宜。(见下图。)

四,空白处形成的块面感。如下图米芾行书作品中的第二行和第四行,有大片的空白,和后面写满行的几行字形成虚实、黑白的块面对比,使作品有透气感。

五,大小字群形成章法中的块面感。如苏东坡《寒食诗帖》前三行右下角与后几行左上角形成的大小字群块面对比强烈。使作品更有生气。(见下图。)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书法中的字眼是否是作品的灵魂?

书法作品的字眼就像中国画中的画眼,是作品中最出彩地方。是作品中的亮点,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下图这张国画是齐白石先生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是画中半掩半露、亭亭玉立的荷花。它就是画面中的主体,是这幅国画的画眼。当然,是因为有了荷叶的衬托,才使荷花显得更加娇艳。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也是因为有了其它字的衬托,作品中的主字,也就是字眼,才格外突出,成为作品中最精彩部分。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中的年字,(如下图)。就是字眼,由于竖笔较长,占据空间较大,在作品中形成大片空白,使这个字十分耀眼。

书法作品中的字眼是形成作品灵魂的其中因素之一。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