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行楷书字帖,练字练田英章的还是庞中华的好些?

本文目录

  1. 钢笔书法中司马彦和田英章两位老师的字各有什么特点?(我一直临摹司马彦老师的楷书字帖)?
  2. 学习硬笔书法,田英章、吴玉生、顾仲安,选谁的字帖好?
  3. 练字练田英章的还是庞中华的好些?
  4. 田英章邹慕白庞中华哪个好?
  5. 中国书法浩如烟海,为什么有些人无视古代的优秀碑帖,热衷于田英章美术字呢?

钢笔书法中司马彦和田英章两位老师的字各有什么特点?(我一直临摹司马彦老师的楷书字帖)?

毫无疑问司马彦和田英章都是钢笔字写的非常美观,其定位是写字教育专家,这是共同点。

司马彦的书法比较张扬,钢笔行书是他的擅长书体,偏向实用和日常书写,田英章的字取法欧体楷书体现的是一种严谨,二者行书都有取法圣教序的影子,但是得论功夫田楷还是要深一些,为何?这得从两位书家的综合书写水平看,司马氏的毛笔并不是很好,没有他的钢笔写的那么潇洒,也没有看到什么理论著作和视频;田氏坚持欧体楷书的一门深入,连日本人都佩服,其书法有来源,并且网路上有很多关于他的理论视频资料,影响广泛多了。

题主临摹司马的字帖一定要知道自己希望获取什么,不能盲目临,最好是写点毛笔字,因为毛笔掌握好了硬笔就不难,而且毛笔字帖艺术性较高,即使不练,看看也会有大的收获。可以提高审美能力,一旦能力提高下笔就会不俗,这就是眼界对书法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硬笔书法,田英章、吴玉生、顾仲安,选谁的字帖好?

感谢邀请:

三位硬笔书法大师的字帖各具特色,功力深厚,笔画精致,结体合理,体现出实力派大家非凡的功夫和艺术天赋。如果要想把自己的硬笔字写的好,只是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那三位大家的字帖都很好,他们的楷书字帖都可以。如练习行书就选择吴玉生的行书字帖。

田英章先生硬笔书法讲座很好,可以在网上找来看看。田老师现场给学员讲解硬笔的书定方法,讲的很细致也很认真,特别是一些特殊字的写法和笔画,说的很详细,不但讲怎样写,还讲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很多话都是经验之谈,是多年书法实践的经验总结。按照写的同时,好好理解田老师讲的方法,很重要。如果要是初学硬笔书法,最好要看看田老师的讲座,先从笔画和部首开始学起,这样写字的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吴玉生老师的行书可以说是当今硬笔书法最高水平了。我非常喜爱他的行书钢笔字帖《硬笔行书红楼梦诗词》,这本字帖行书写的秀丽婉转,美艳清新,体现了当代硬笔书法的高超的艺术。如果要想在硬笔行书上有所成就,就应该深入地研究吴老师的教学方法。从基础上进行学习。熟悉他的一些教学方法。如他总结的“田字定位法”、“固字定型法”、“含义引导法”等等。吴玉生老师说:“中文汉字,有一部分具有‘望文生义’的特点,如果能通过拟人化、拟物化的寓意领悟到其中的美感,不仅会使练习增添很多乐趣,而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人认为吴玉生老师的行楷,堪为当今硬笔书法的最高水准。吴老师的硬笔行书,笔画简洁自然,连丝较少,笔划“撇”,写的舒展伸长,回锋有力度;短横,大都简写成点状,都是吴老师的明显的行书风格。

我现在正在临顾老师的楷书写帖。就是那个他写的曹操的《短歌行》。现在临了快一年了。顾老师这一张纸就能写出来的字帖,虽然短,但要想写好,真是不容易呀!自己感到多数字写出来的还是不满意。但与以前临写其它字帖的效果感到进步还是有的,而且效果也是不错的。很多人认为顾老师的楷书是最优秀的,当今硬笔书法家无人能望其项背!我感到,顾老师的字帖,字体舒展大方,稳健脱洒,笔画精彩,结构合理规范不可挑剔。当时看到他的这个字帖,没有感到有什么难度,慢慢的随着临写的过程的深入,我切实感到了顾老师功力的深厚和艺术的精湛。感到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是笔画的精致很难写的象。只有临写顾老师的字帖让我感到了钢笔也是有入笔顿笔的变化的。以前总感到毛笔的一些笔法在硬笔中运用的不多,也没有必要,在临顾老师的字帖时,要想临的象,就要按他的笔法去写,再就是一些提按动作也要十分注意的运用。那一笔一画的精细程度,现在毫发必现的精微,没有很好的耐心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是完成不了的。每个笔画都不能写错一点,起笔,行笔和收笔都要拿捏的恰到好处,真不是说说就能体会到的。只有经过大量的书写才能理解。在结体上,顾老师的字一笔一画都精细到位,安排的合理得当。我在练习过程中,如果有一笔写的不到位,或者是方向位置有一点点不对,那一定会与原帖有很大的出入。在神采上难体现。书法写到了一定程度,不仅要在笔画和结体上要高质量,在字的神采上也要有很好的体现,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训练了。就是说写出的字有没有精神。我在写《短歌行》“悠悠鹿鸣”中的“悠”字时也没有太在意,但写出来怎么都不好看,后来我就认真的研究了一下顾老师写的,这个字关键的一笔在那个反文的第一笔上,把它的角度和力度写对了,笔画写过关了,整个字的精神有就出来了。

写字不单单是一个技术活,更是精益求精艺术的追求。没有永久的最好,只有不断的更好。它不但需要有过人的毅力,更要有脚踏实地的耐心态度和严肃的工匠精神。

练字练田英章的还是庞中华的好些?

单从硬笔书法上讲,我觉得庞中华好些。因为我们学习庞中华字贴都是从他的硬笔书法开始学习的,我记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时候庞中华硬笔书法风靡全中国,从小学,中学,大学都在学习庞中华硬笔书法。

相反的田英章只是近几年才知名全国的,而且都是因他的毛笔书法。他的毛笔书法从欧楷中来,又发展,超出欧楷。

田英章邹慕白庞中华哪个好?

田英章>邹慕白>庞中华!庞中华的字太过匠气,像电脑里的楷书,艺术含量低。而邹氏与田氏比起来,秀美程度还是差些,还达不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田氏是欧体世家,田英章与田蕴章的字能看到欧体的神韵,都是从小习字练就的童子功的体现。

中国书法浩如烟海,为什么有些人无视古代的优秀碑帖,热衷于田英章美术字呢?

《田英章楷书三大实用特色,最快速的入门方法,才迎得书法初学者的欢迎》

一、书法初学者不必急于临摹古帖,否则无异于浪费生命时间。

田英章楷书流行,不争的事实,流行自有流行的道理!茫目嘴仗,不如先练好书写功夫!

不是古帖不好,是因为真实古帖根本不可在你手头。正如启功大师所言,一幅古帖到你手中时,至少经过近十次的转刻转拓,与原手迹已有相当差异。首先笔法基本没了原貌,结构上经过立体雕刻,实际变化同样已非原稿。没有深厚复原经验,书法原帖书法初学者见到的就是一份残卷。但对于有基础的高手们肯定是好东西。

在古代没有照相摄相技术,书写在宣纸或绢布上的作品,不因为战火破坏,绝大部分也因保存不善,早以毁坏。能够保存下来的也只有碑刻木刻上的雕刻文字。而原创手迹不可能是直接刻字的,很多情况都由雕刻家二次创作雕刻而成。其保真度已经发生变化。

接下来雕刻文字再被拓片、再被印刷,机会好就可以得到这样书法样本。在此过程中,从手迹转刻到雕刻碑文,因为雕刻家的手艺水平、个性体验不同,平面手迹变为立体雕刻文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可谓巨大。能保留的也只可能是大体的结构面貌。

图:田英章《九成宫》作品与“原帖”拓片比较图-欧阳询的书法功夫一定不会比田英章差,但是初学者还是最好先学田楷来得实惠!

在上图中,田英章先生的《九成宫》临本与原帖拓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要将原帖拓片复原为欧阳询原稿,你认为很容易吗,你能看到的都是变形的残片,不是欧楷高手能从中吸收到什么呢?

从这儿可以看出,没有一定书法基础的人,尤其是没有雕刻经验的人,直接临古帖,能揣摩复原原作手迹的大部分面貌几无可能。

二、现代规范简体汉字的颁布以来,现代书法也有了不同于远古历史的规范字楷书书法。

田英章先生花半生时间将欧阳询楷书重新进行了简化整化,虽然是简化版本,其中更是吸收了现代规范汉字的特点。这是不是让现代简体规范字书法走向成熟的一大原因呢?

图:田英间先生的笔画示意图,欧阳询先生并没有留给我们他当年笔法技巧图!

"田楷"已形成一个专用名词,已不同于历史上的“田楷将军”。田楷较于欧楷已有了现代化特点:比如更加容易书写的笔法技巧,更加简明的结构技巧。虽然说是精简,但这样对于一个初学者已足够入门。入了门之后,有了基本的技法,再发挥个性创造,就容易多了。谁能说这不是书法入门人的福气呢?

图:田英章工笔楷书作品《欲成高峰先成山》

欧阳询是楷书宗师,他比任何人都把楷书写得精妙,问题是谁手头能拿到他的真品原迹呢?你看到不欧阳询的书品,你临的也不他的书品,最多算一份仿品。启功大师,这个率性的国学大家,就在多种场合给我们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图:楷书笔法学习中不可忘记的笔画“一画三段写”技巧

三、书法入门者不了解笔法“一画三段写”技法,也许你需要多花一年时间来笔法入门

如果先学习田英章先生欧楷,他的书法成不成功,不由个人评判,广大的大众基础就是明证,至少大众化经验会保证你不至于多走弯路。

流行就有流行的道理!人生苦短,能早一点练成漂亮的楷书有什么不好呢?

你书写也好书法也好,最终都是要拿给考官看,或者被市场接纳产生商业价值。你学习书法总是有目标的。大众化的认可也将代表你的作品容易被市场认可。

你拿到了欧阳询“原帖”,可这些转刻书品严重的变形,你真能从中读出什么经验呢?但是田英章与那些欧楷大师就行,因为他拥有比我们更多书法知识与技能,他看到碑帖后面功力。借鉴成功楷书大家的欧楷临摹经验,站在前人肩头,你更容易看到更多的东西。

一个初学者,临写原帖,有多少风险,对初学者是怎样的挑战,一想便知。

田英章行楷书字帖,练字练田英章的还是庞中华的好些?

查询一下,“书法师古”的说法中,元代以后好象都不算古代了。漂漂亮亮的实用楷书“馆阁体”一样不受有待见!

现代书法市场怎么都有一种怪象,越是实用的书体就越不受人待见呢?!

中国有过“过度医疗”,书法界也是不是有点“过度书法”的苗头了呢?这背后是谁在讲一个神秘的故事呢?

不管怎么说,楷书学习也许先超过田英章这座山,再去追赶欧阳询祖师那座永远的高山会更来得实际。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