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帖的味道(用字帖练字和照着字帖练哪个练的又快又好?)

本文目录

  1. 书法的“味道”都有哪些“味儿”,不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2. 临帖临多少遍才能写出帖的味道?
  3. 怎么才能把颜勤礼的字写出颜勤礼的味道来?
  4. 书法读帖怎么读,是动手还是看看字帖就好?你是如何读帖的?
  5. 用字帖练字和照着字帖练哪个练的又快又好?

书法的“味道”都有哪些“味儿”,不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下面谈谈我的浅见:说到书法的”味道”,它的确特殊,它不同于菜品的甜,辣,酸等。也不同于某个人,说话很有趣味,而书法艺术的味道是它让人看到后,有一种特殊的”意味”,一种”情调”。看完能让人有”亢奋”,”愉悦”之感,并且内心受到强烈冲击震撼欲为之鼓掌之情。

欧,颜,柳,赵,各具特色,篆隶行草也都各有其规范,就是形似很乱的草书,孙过庭,于佑任都将之规范化,所以书法的传承发展业界专家是可言传的。但是,不是所有练习书法者都能写出味道的,一则是功夫,再者是悟性,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书法写的是字,其实它表现出来的却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书法的造诣,跟一个人的,学历,阅历,读书的多少,生活背景,人文情怀,性格特征,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是有联系的。

那种写出来没有意味,没有情趣,不令人赏心悦目耐看的书法,不叫书法,只能叫写字。

临帖临多少遍才能写出帖的味道?

因人而异,起码要五十遍以上。临帖是慢功夫细功夫精功夫。要想写出帖的味道起马要做到这样几点:

一是模帖。

从字的笔画开始,一笔一画一点横认认真真,不厌其烦反反复复模。

二是背贴。把贴背熟记住,写完后再看原帖,区别在那里?每写一次要发现问题加以改进达到有效收获。等等!!

怎么才能把颜勤礼的字写出颜勤礼的味道来?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的代表作,也是最具“颜楷”特点的作品。那如何才能把《勤礼碑》中颜楷的味道写出来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两方面下手,一是了解一下颜真卿的生平,我们常说“字如其人”,你只有了解了颜真卿这个人,才能理解他的书。二是把握《勤礼碑》的一些大的特点,也要避免学颜体容易犯的错误。

颜真卿生平及书法师承

颜真卿字清臣,因为爵封鲁郡开国公,所以号称“颜鲁公”。颜真卿的祖上和王羲之是老乡,都是琅邪人士,随晋元帝一起南渡,历经几代之后成为江左望族。特别是五世祖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对后代影响很大。

颜家历代以儒家文化传家,祖上多有以翰墨名世者,是真正的书香门第。颜真卿的书法最开始是家学,后来学习褚遂良,然后又师从张旭,得长史笔法而入魏晋。所以后世有人评价颜书是用王羲之的笔法,写出了自己的风骨。后来又汲取了初唐四家的特点,这在其早期的《多宝塔碑》上能看到这些师法的痕迹。

我们知道中盛唐时期,以胖为美,是时代的风气,唐玄宗又多喜欢隶、篆。所以那时期隶书、篆书非常受到重视,颜真卿也不免受到影响,吸取了篆籀用笔的特点,结合魏碑的笔意,最终完成了自己雄健、宽博的颜楷,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范。

颜书是书家一大变,之前初唐时期的书风多以瘦硬为主,颜书变瘦硬为丰腴雄浑,化紧致为结体宽博,从而给人一种气势宏伟,骨力遒劲,气势凛然的感觉,这种盛唐大国的风度,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与人格结合的完美典范,所以后世赞其“书如其人”。

欧阳修曾说:

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颜勤礼碑》的特点

在学习《勤礼碑》之前,首先我们要注意一点,赵孟頫曾经对学颜的现象有过这样的提醒:

近世又随俗皆好颜书,颜书是书家大变,童子习之,直至白首往往不能化,遂成一种臃肿多肉之疾,无药可差,是皆慕名而不求实。

赵孟頫提醒我们,学习颜书很容易落入一种臃肿多肉的毛病,这是我们在学《勤礼碑》之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看到网上有很多介绍《勤礼碑》用笔的文章,都说《勤礼碑》的用笔是笔笔藏锋,圆笔多于方笔。

这一点我不是很认同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颜真卿的家教。颜真卿的五世祖颜之推,曾经在《颜氏家训》中告诫子弟,在书法这方面“此艺不须过精”“慎勿以书自命”。因此颜真卿从小受到这种教育熏陶,他的书法主要就是用来记事书写而已。再加上颜真卿为人坦率、耿直的性格,不会在书法上有过多装饰性的用笔。

如果说写字之时,入笔之际,笔笔藏锋,那该多慢啊。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勤礼碑》的用笔,竖向的笔画,起笔藏锋、圆笔较多,而横画起笔露锋切入、方笔较多。即使有逆锋而入的用笔,也是在承接上一笔的收笔,起到了呼应的关系。

我们看上图《勤礼碑》中的一些范字,我用红笔圈出的地方,横画起笔切入形成的方笔是很明显的,而竖向用笔我用蓝笔圈出的地方,竖、撇的起笔都是藏锋逆入形成的圆笔,也是我们常说的篆籀的笔法。

字帖的味道(用字帖练字和照着字帖练哪个练的又快又好?)

《勤礼碑》是方圆兼有,一味地强调圆笔,很容易写成肉肉版的颜氏楷书。

另外《勤礼碑》还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横画细,竖画粗。这算是《多宝塔》风格的延续吧,在《勤礼碑》身上,这种粗细的对比格外强烈。但是晚两年之后的《颜氏家庙碑》这种粗细的对比就弱了很多,横画也加粗了。

一个字中如果同时出现两个竖画时,往往左细有粗。另外转折之处的用笔也需要我们注意,上图中红色圈出的地方,行笔至转折处直接圆转直下,或稍微提笔之后圆转直下,形成外圆内方。红色圈出的地方,行至转折处,提笔很明显,然后再逆锋变成竖画直下。这是他用笔的变化,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后总结一句,就是学《勤礼碑》不可一味追求其用笔粗壮一面,要注意他用笔挺健、遒劲的一面,也不可一味地圆笔,否则可能会成为臃肿的一面。

书法读帖怎么读,是动手还是看看字帖就好?你是如何读帖的?

书法的读帖是很重要,但是是用心去读,而不是眼去读,用眼把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汲收到心里,通过大脑的思维,对字的意识好坏,产生自问,这个字能写的这么好,是怎么样的行笔,落笔,轻重,等等,的动感,这时开始临帖更好的就想把每一个字和每一笔临更像帖字,所以书法先要好好地用心去读帖的,这是愚人习书的感受。

用字帖练字和照着字帖练哪个练的又快又好?

感谢邀请。

如题,仅就练字写好而言,要想快出帖,前题必须是达到肌肉记忆的量。但实际操作中,临或摹是有步骤的。

大致可分四步:

一是识帖研读。这一步主要是研读范字,仔细分析字帖中范字的用笔、结构、笔法,掌握其特点形成初步印象。(拓本、墨迹、碑刻均有不同)

二是摹写记忆。通过读帖研究,通过反复摹写,体会范字笔画形态,熟悉并形成范字用笔的初步记忆。练习中,注意笔画关联和呼应,间架结构及偏旁部首的主次关系,长时间练习达到熟悉用笔和加深集体记忆的目的。

三是临写体会。摹写到一定阶段后,就要研究字帖中范字的笔画、部首在字格中的分布情况,然后对照范字,在字格中将其临写出来,注意利用字格的定位来分析字体结体特点,形成更深地记忆。如果条件允许,可将临写的字和原帖进行投影对比,找出不足之处,在下次临写是改正。多次反复,巩固记忆,提高速度,提高点画的质感。

四是背临脱帖。经过前期识帖研读、临摹结合、反复记忆,通过循序渐进,达到用笔和结体成竹在胸,就可以就可以脱离字帖和资格进行背临。

注:写的一模一样只是基础,要想真正出帖,就要精一家而博众家,神似魂在才是追求的最高境界。

吴成功于2018.8.26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