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字帖寺?二田书法能否取代二王呢?

本文目录

  1. 二田的字属于书法还是写字?
  2. 怎样才能学好二王书法,能具体说说吗?
  3. 庞中华字帖怎么样?
  4. 二田书法能否取代二王呢?
  5. 颜真卿学过二王吗?

二田的字属于书法还是写字?

这个问题有质疑田英章兄弟欧楷书法艺术性的意思在里面,我先说我的观点,两位老先生的字当然是写字,但我觉得更是书法艺术,这一点毋庸置疑!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中国书法也不例外,逐步走上复兴道路,在那个艰难阶段,有一批中国书法领域的仁人志士,为中国书法复兴不遗余力,这其中就有田英章兄弟俩的身影,如今中国书法局面空前繁荣,各界人士对书法艺术的热情也非常高涨,这一切良好的态势绝对离不开那一批人不懈的努力。

田英章兄弟通过自己对中国书法,特别是对于欧体楷书的理解研究,为千千万万喜爱楷书书法的人找到了通往艺术之门最近、最便捷的一条通道,与此同时,田英章兄弟用作品说话,用作品让最普通的人们认识了汉字之美,甚至让许多人以自己能够认识这么美的汉字而自豪,因此田英章兄弟对于国人提高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起到了很好的引导、示范效应。

田英章曾经在国家人事局担任《国务院任命书》书写员,田蕴章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两位的背景资历足以说明其楷书艺术已经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千千万万的人选择学习田英章楷书书法,这本身就说明田英章书法早已被普遍认同,有句话说得好,百姓的,就是艺术的,因此,如果这样的人写出来的楷书仍然只能是写字,那么我反问,谁写的字才算是楷书书法艺术呢?

当然,这些年田氏兄弟虽桃李不言,但下自成蹊,可谓门徒如云,因此许许多多的人都学到了田英章楷书,的确有“千人一面”这个不妙的一面,但这并不妨碍田英章兄弟作为一代楷书大家,未来将载入中国书法史册。

怎样才能学好二王书法,能具体说说吗?

谢谢邀请!

只要是学习书法的朋友,"二王"书法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和课题,但要怎样才能学好,我只能说,一千个学二王书法的人,就有一千种方法,因此,这里我只能谈一谈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我学习书法的时间不算短,没有找老师系统地学习,只是在书店买字帖在家自学,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几十年下来,也总结了许多小窍门,因此,我将其写出来与热爱书法的笔友们分享一下。说的正确你就点个赞,认为不正确就当看小笑话,一笑而过。

二王书法我学了老王的,小王的书法我也仅限于偶尔欣赏一下,没什么特别原因,就是觉得时间不太够,我认为能把老王的书法搞顺,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知道学书法的朋友有没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帖子写不走,这意思就是,第一天临的前面开头的几页,第二天开始时还是这几页,一个星期过去了如些,一个月过去了还如此,有的人甚至过了一年半载都没写完整本字帖。总是在半数之前打转,不能窥其字帖的风格和全貌,书技怎么能提高?假设字帖是一条路,如果我老是在路上逗留,试问怎么能达到终点呢?

还一种情况却恰好相反,一本字帖在他手中,两三天就临写一通,一年下来,就把字帖写几十上百遍。可是写的字却没有什么长进,这是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只重练可的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前面第一条太慢不可取,这第二条同样不可取。书法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个叫做“习气“的词。习气,就是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仔细想一想,如果一个字的笔法被用错了,经我们那几十上百遍的书写之后,必然会形成一种习惯,一但养成习惯,要改正可就大难了。

第三、就是沒有认真读帖。许多书友包括当初我在内,一说到练书法,马上就开始动笔写,而且非常刻苦,非常勤奋,恨不能明天就成为书法高手,这是不对的,不,是错误的,而且错的非常严重。

读帖,在我看来是书法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如果这个人学习书法不读帖,不论他悟性有高有多努力,很难在书法上有所成就,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怎么练我们都只能是做一个知其然,而不知其听以然的糊涂蛋。

在动笔之前,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把这篇帖的文章读熟,最好是能背下来。把文章中所记录人和事等关系与背景搞清楚,这个过程对于学习书法非常关键。这就好比你在一个新的环境中要记住不相识的人,一个单位的同事,少则几十人多则成百甚至上千人,你只有先记住他们的名字和像貌才不叫错人,才不会张冠李戴,记住他这个人然后才可能了解他具体是干什么工作的,最后才能更多地了解他性格如何。以《兰亭序》为例,要背熟《兰亭》这篇几百字的文章,最多只花半天时间。

《兰亭序》中的"之"字,二十个之每个的变化都不相同,如果不先把这篇文章背下来,如果不去认认真真读帖,怎么知道这2O不同的之字,具体在什么位置?又怎么去分辩20个"之"的不同变化呢?同事的名字都不知道,你又怎么和他们打交道?同理,你连字帖写的内容都不清楚,又怎么练字呢?一些朋友对着字帖写像模像样的,可当他一离开字帖,字马上变样了,甚至伤痛的心一片空白,显得不知所措。因此,读帖,

一是读文章内容。

二是读字帖中字的特点,并进行归纳总结。

千多年来王羲之的书法为什么长盛不衰?为什么从没有人能征服这座书法艺术的高山?是因为他已经把把字可能变化的造形,都做到了极致,做到了我们只能仰望的份,让你不服不行。

读帖过程中怎么个归纳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相同的偏旁部首弄在一起,然后再把借(代)用的偏旁部首弄也在一起,找出其中的异同,你说说,当我们把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心中有数了再提笔写,这时要解决的就只剩技巧了,所谓熟能生巧,也只是个过程而己。如《圣教序》中"也“字的弯勾的变化,

借用代用笔画如:氵、彳。被三点水代替。

心字底和火字底:

偏旁部首归纳,

读帖是学习书法的第一关,就像是砍柴之前须把刀磨锋利一样,只有把刀磨快了,才不会误砍柴工。

第二关临写。临写分为四个步骤,一是摹写,摹写又分为二种形式,一种描红,描红又叫手摹,就用18k透明的纸覆在上面描写,描写得其间架,别以为这只是小学生才会去作的事,也别以为只有楷书才会描摹,行书和草书一样也可以描,当然,如果你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并且对于笔的控制已经达到如臂使指的程度,这一步自然就省略了。

第二种是心摹,心摹就是在心默念字形,用手指空写,所谓"心摹手追“说的就是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最易得其字帖的神。《笔阵图》:夫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

第二个步骤是对临,也就是照着字帖写,但要注意的是,不要看一笔写一笔,而是要一次看一个字或几字,在看清记熟之后写,这样才能让字连贯不生硬。

第三个步骤是背临,如果你不把字帖的文章背下来,怎么个“背"法?帖的内容都记不住,不要说学到帖的气韵和神韵,就连字的形恐怕都对不上号,想过这一关岂不是痴人说梦?

临帖还要特别注意一点,不要贪多,贪多嚼不烂,也不要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每星期只临写三五句,记住了,不是每天临写三五句,而是星期然三五句,目的地就是要把帖吃透,然后背着字帖写出来与原帖对照,找出与原帖存在的差异和差距。一年52个星期,一本字帖也不过三四百句,只要坚持一年书艺书技何愁不能提高。

临帖,不仅仅是临其形,更重要的是得其神,神在什么地方表现出来呢?就是以点画上表现出来,人们常说的用笔精练,笔画精到等语,就是对书法中"神韵"的最准确、最直观的描述。因此,点画才要仔细琢磨,临帖才不能贪多求快。

当我们能一口气背着帖通篇写出来,且不太失真于原帖,临帖才是成功的,从而也显示出我们读帖是用心了的。有很多朋友一说到临帖,总是很自豪很骄傲地说,什么什么帖,我临了多少多少通,让闻者顿生黄河滔滔不绝敬佩之心,可一看其作品让人顿生大失所望。

第四个步骤:意临,所谓意临关键就在个“意"字上,古书法理论中有这么几句话: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这几句话一般搞书法的人都知道。可能明白其中含意的还真不太多,什么是意临呢?就是写出来帖子已经具有了自己的面貌,也就是我们在原帖的基础上,把自己对帖理解也融入其中,并通过笔画表达出来。这个时候临写出来的字,虽然与原帖不同,但看到的人却知道其字的源头所在,到了这一步已经算是出帖了。

比如米芾,我们都知道他的书法源自二王,他所写的“蟹爪勾“钩划有力,特点分明。其实这种钩法不是他创造出来的,在米芾近千年前的隶书中就出现了,在行书《兰亭集序》中也有出现,可为什么人们一着到这种钩法总是想米芾呢?是因为米芾将其发扬光大了,让这一技法在他的书法作品中特别突出,超过了原作者,只有我们能把字帖中字的偏旁部首拆开,并能任意组合成为新的字,并且自然流畅,毫无违和感,这才是真正的意临,才是真正的出帖。

庞中华字帖怎么样?

我想题主是想问庞中华老师的字帖可以学吗?答案是肯定的。借此机会给各位书友分享一下怎么选字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修功课,但该选什么字帖是初学者一直比较困惑的问题。

请记住通用的选帖原则:选自己看着比较顺眼的字帖。

书店里的字帖种类很多,它们之间主要是风格的差别,水平上的差别不大,题主能问这个问题,就说明题主对庞中华老师的字还是比较喜欢和认可的,自己喜欢就可以练。

初学者千万不要练自己不喜欢的风格,你自己看见帖上的字都烦,还怎么坚持的下去?

但话又说回来,现代人的字帖只能作为入门字帖来用,练一段时间入门以后,不要恋战,要及时转向古代碑帖和毛笔小楷。

适合练习硬笔的毛笔小楷有很多,比如说钟繇和王羲之的小楷,王献之的《洛神赋》,《灵飞经》,赵孟頫小楷《道德经》和《汲黯传》。文征明的小楷,王宠的小楷等。

学书要取法乎上,初学阶段,庞中华老师的字对你来讲可能就是上了,学到到一定程度,一定要去学更上的东西。

我小时候也学过庞中华老师的字,后来在一位专业老师的建议下去学了古代小楷和碑帖,收获很多。附上几张我平时的练字草稿。

二田书法能否取代二王呢?

肯定能啊,二田实乃当代楷圣,因为在许多信徒心中,早就是独领风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宗立派,傲睨千古,足以流传百代的大宗师级人物。

这样的人物,二王肯定是不能比的,君不见,中华书坛两千年,李斯赵高不新鲜,二王无非过去时,颜柳不敢比当前,欧公不但有传承,还被二田革新篇。

当代书坛,要论楷书,二田不出,谁与争锋?神马国展书协,神马魏晋风流,神马北碑南帖,神马苏黄米蔡,神马徐渭傅山,神马弘一白蕉,神马沈鹏张海,神马篆隶行草,神马丑书烂字。二田一来,楷书惊世,其余诸般如云烟。

若是没有此成就,没有这不爱名不爱财,没有这高风亮节,没有这大宗师大气派,如何配得起盛名当前?如何能吸引千万教徒如狂似癫?如何有此题一问震得我头晕目眩?

伟哉二田,壮哉二田,楷圣哉二田,世人当树碑立传,当写进书法史之开篇,当让羲之研磨,欧公捧砚,沈鹏之流不配为其洗袜脱鞋。

颜真卿学过二王吗?

颜真卿行草书学习过二王是毫无疑问的,为什么呢?就是他自己的签名“真卿”两个字就是王羲之行书的翻版,口说无凭,有字为证。

请看下列颜真卿行草书与王羲之单字对比,一看便知:

一、“真”字行书比较

1、晋·王羲之·金刚经

2、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二、“真”字草书比较

1、晋·王羲之·知远帖

二王字帖寺?二田书法能否取代二王呢?

2、唐·颜真卿·湖州帖

三、卿字行书对比

1、晋·王羲之·追寻帖

2、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王羲之作为书圣,确实影响了后世几乎所有的书家。颜真卿的行书,毫无疑问也收到了王羲之、王献之的影响,不过在风格上也有新的突破,树立了自己的风格,如此而已。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敬请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