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练字模板下载?草书写的字大部分人不认识有用吗?

本文目录

  1. 中年人想练字,推荐哪种字帖?
  2. 准备学习学习毛笔书法,喜欢行书,求大家推荐下临帖临谁的好?
  3. 草书写的字大部分人不认识有用吗?
  4. 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5. 长期坚持练习毛笔书法的人,都有哪些特征?

中年人想练字,推荐哪种字帖?

中年人想练字,我推荐您从隶书《曹全碑》入手,因为《曹全碑》的用笔是圆的,最接近篆书。了解和掌握了它的笔法,再把结构练练,很快就能有所收获。切忌,勿要从唐楷入手,好多人就是因为写唐楷,把自己写废了。如果您真喜欢写楷书,建议您从魏晋入手吧。

准备学习学习毛笔书法,喜欢行书,求大家推荐下临帖临谁的好?

初学行书最好选择行楷字帖练习!

书法练字模板下载?草书写的字大部分人不认识有用吗?

我个人推荐赵孟頫的《胆巴碑》,《胆巴碑》说是楷书,实质是行楷,其多数的笔划及衔接以楷为主,适当地有些行书的韵味与笔意。这对于从楷书转行书书写极其有利。

如果有不甚喜欢《胆巴碑》的人,也可以选择陆柬之的《文赋》,《文赋》其帖,楷,行,甚至还有草,颇有趣味!与《胆巴碑》一样,《文赋》非常适合刚开始练行书的人。

此二人都属于王羲之一忠诚的学生,学好这两种字帖,下一步可以顺畅地转到王羲之的行书,其中优势是其他书体难以具备的!

草书写的字大部分人不认识有用吗?

大部分人不认识草字是没有通过专业训练,草书是符号,由字符组成,写法与日常书写完全不同,由于很多的偏旁如亻彳氵讠冫都用一个竖钩字符代替,使很多人认字象猜迷语,是清字还是请字或是倩字或凊字?要根据词组或句式来判断,感觉认草书很麻烦、很吃力。

说草书有不有用,看是哪方面的用,实用价值肯定少,以后写字的少了,写草书的更少,甚至不用写字了,都是语音直接转换。艺术价值还是高的,草书是书法最高的艺术形式,自古有草圣张芝张旭怀素,不见有行圣楷圣之说。

草书线条抽象,似画非画,似字非字,天马行空,气象万千,笔捲风云,一泻千里。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但草书之难,难于上青天。楷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楷缺点画尤可记文,还可认识。草则相反,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情性,草乖使转不能成字。通俗说用笔划出线条的连续使转就是字的结构,如:如和女的区别,草书只有女字最后一横长短之别,短当女,长横是如。草书讲翰不虚动,下笔有由,篆隶楷行各体是草书基础,点画、符号暗于心胸,几于精熟,自然流落,一挥而就。

所以草书有严谨的法度,是最难写的书体。聚墨成形,任笔为体,心昏擬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满口胡言,信手涂鸦,那就太薄解草书、冤枉草书了。

书法之用,在于练,在于欣赏。

感谢关注洪福书画

抖音:hf19981005

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有人问我,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最为主要的区别是书写起来是否具有法度。而法度要求的高低,就决定了两者的实用性、艺术性,决定了技法性要求的高低。

很多人一说起书法,就觉得那个是艺术。但是我们在承认它是艺术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书法中最关键的要义是“法”,只有我们遵循一定的书写法度来进行书写,才能说写的是书法,否则就是写字。

有无法度,成为衡量书法和写字最重要的区别点。但是写字和书法在一开始是不分离的,真正开始有了分离,是在书法艺术自觉期到来之后。

书法自觉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此之前,人们的书写虽然具有艺术性,但是这并不是人们要追求的效果。比如中国书法史上第一次被人们所记载的书法家李斯,他撰写的著名的书法作品《峄山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为人所熟知的书法作品。

当时李斯写这块碑石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为了给秦始皇歌功颂德的。而选用李斯作为书写者,很显然是考虑了李斯实际的书写水平的。但是这种书写水平上的考察上升到书法艺术的高度了吗?显然没有。

因此,李斯书写的作品就带有很浓烈的实用主义色彩。这就是写字,而非书法。至于其中带有的书法因素,那是我们后人用艺术的眼光进行观察的结果。

魏晋时期,人们思想逐渐从汉朝时代僵化的经学体系下解放出来,人性、人情,人的审美被得到承认,人的觉醒促进了艺术上的发展,艺术自觉时期,作为表现人情的书法作品,自然开始注重艺术上的追求。这些艺术上的追求开始以一种极度规范化的形式出现,那就是中国书法中的笔法系统。

而晋唐时期乃至于往后一段时间内,魏晋笔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为重要的技法内容。掌握了一定书写技巧和笔法技巧的书法创作,开始与普通人的书写区分开来。普通人的书写因为不注重法度,没有法度约束,因此很难构成我们认知上书法艺术。

而写字这种行为,大多被看作是传递文字信息的举动。文字自从被发明的那天起,就承担着传递信息的使命,但是文字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兼具具象信息和抽象信息这两种信息种类。

而写字所传递的,就是抽象信息,是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意思。而具象信息,就是给人的感受、它的书写风格、用笔乃至于整体的艺术构造,是如何的,据此可以推测出来的书写者心情如何,这是书法要传递的。

那么有没有将写字和书法结合在一起的书法家呢?实际上是有的,基本上古代书法家很多书法作品都是日常性的书写,很少有纯粹为了作品而创作的“书法作品”。比如王羲之十七帖,很多都是日常内容书写。

当代艺术观念的发展,艺术作品渐渐脱离生活,成为高于生活的存在,才有了独立的、纯粹的艺术品,书法也是如此。

总之,书法和写字,曾经没有区分,但是当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了区分,这一区分的结果,就让书法和写字有了天然的分别,到了后来,又在书法的书写行为之中分化出了艺术作品和日常书写这两种书写形式。这就是书法和写字之间的区别。

长期坚持练习毛笔书法的人,都有哪些特征?

这个我比较有发言权,因为我父亲一生喜欢书法,写了一辈子毛笔字,后来的我先生也喜欢书法,写了几十年毛笔字,我自己也曾断断续续的练习过几年毛笔字,切身体会到,长期坚持写毛笔字的人有很多共性:

一、沉静稳重,不喜热闹。

父亲和我先生都是这样的性格,他们皆属于不喜欢热闹之人。

我父亲不喜欢热闹到什么程度?退休前一直在学校忙忙碌碌,退休后,按理说应该到处逛逛转转,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他却从来不到旅游景点去,主要是嫌人多吵闹。

他退休后,宁愿通过电视看旅游景点,也不愿意亲眼饱览美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坐在电视机前把国内外景色都看了,不累不吵多好,何必要坐车坐船坐飞机,何必要去受人挤人的罪?

父亲总是远离热闹是非,一个人在家静静地写毛笔字,一写就是几个小时,极其有耐性沉得住气。

我先生不喜欢热闹到什么程度?他不喜欢一大桌子人吃饭喝酒应酬,嫌吵闹,不喜欢到商场街道,嫌人多晃眼,甚至开车都不喜欢车多的路,总是找车少偏僻的路走。

他们都有着特别稳定的情绪。

母亲说,父亲一辈子极少给人发脾气,从年轻时都显得很稳重,可不发脾气不等于没有脾气,他要是真生气了、发作了,很害怕,但这种时候很少很少。

我先生的个性更是稳若泰山,他在人面前极少显山露水,喜怒哀乐,一般人根本看不到他平时情绪的波动,再大再烦心的事,他都能表现得很平静,他也极少给别人发脾气,他对别人的宽容和忍耐似乎没有限度。

他在外面受了委屈,受了打击,不会吵闹发泄,会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写毛笔字,把所有的委屈和不满发泄在笔头,通过写字化解内心的郁闷。

家里如果有亲戚来,他把空间让给大家,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习字,外面大人小孩电视吵翻天,也影响不到他。

二、耐得寂寞,不善社交。

父亲退休后,回到老家养老,每日依然坚持学习、练习写毛笔字,从来不去邻居、对门或者其他人家里串门子聊天,甚至我家门口的路边也不去坐坐。

但如果村里人来我家串门子聊天,父亲一定会热情招待,倒茶递烟,陪着聊天。

同村有个年长的老伯,与父亲下了二十多年的象棋,正常情况下,每天早上和下午各来我家一趟,每到时间点上,父亲即在门口静候,或老伯坐我们院内棋盘前等候,两人交流及其简单,直接坐上“厮杀”几盘,不管输赢如何,老伯哈哈大笑之后扬长而去,父亲则微笑收拾棋子,二人配合异常默契。

老伯来我家下棋二十余年,父亲却从未踏入老伯家门一步。

本村及周边村子里谁家有红白事,请父亲前去写字写对联,父亲总是欣然前往,只写字,写完即回,不喝水不抽烟不吃饭。

我先生虽与父亲是翁婿关系,这点与父亲极像,却与他自己亲生父亲判若两人。

我先生自学生时代便是个坐得住的好学生,好静不好动,勤学善思,经常一个人在座位上学习看书,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他走向社会以后,尤其与我组成家庭后,更是表现出不喜与人打交道的个性,每天的空余时间基本上都在写毛笔字。

我先生朋友极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这三大爱好的缺失让他少了许多与人交流的机会,也省出大量的时间用在写字和篆刻上,用在自己的喜好上。

他平时不爱凑热闹,有聚会不喜欢参加,有饭局不感兴趣,只要是人多的地方,他一概不爱前往。

长期练习毛笔书法,渐渐地将他练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三、清高内敛,不喜攀附。

不知是长期写字改变了他们,还是他们这一类人喜欢写字,总之,他们身上都有文人的风骨,清高、孤傲,从不讨好取悦他人。

我父亲、我先生皆是这样的人,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宁可这件事不办,也不会低三下四去求人。

父亲做了一辈子老师,小学校长,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退休回家,落得个两袖清风、一世好名!不管是为了自己的事,还是为了子女的事,从不弄虚作假,求人送礼。

我先生同样如此,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一个岗位,让他找人他不找,让他求人他不求,让他送礼他不送!他舍不下自尊和面子。

他更不会花言巧语奉承别人,越是达官贵人他越是退避三舍,与他深交的不是志趣相投的人,便是有着同样生活经历的人,他学不会处关系、交结人。

他最讨厌的事是给别人送礼,请别人吃饭,向别人说讨好的话,他说做这种事不如让他去工地搬砖去煤矿挖煤!

四、知足常乐,不求富贵。

我父亲是个教师,又是个文人,一辈子靠着工资贴补家用,从未想过发财之道,只求日子过得平平安安。

他曾经有很多次跳出农门、挣脱学校四堵墙束缚的机会,到外面的世界从事更有前途的工作,但他放弃了,他没有过多的欲望和野心,只想平静从教,回到家里享受妻儿父母的天伦之乐。

父亲在校从教之余,最大的喜好就是写毛笔字,他经常习字,晚上在校值班时,就是靠着习字打发时间。

父亲因为毛笔字写得好,闻名乡里乡外,成了附近镇村有名的“秀才”,很多单位和家庭,都邀请父亲去为他们写字,父亲从不计报酬,不向人家提非分要求。

我先生比我父亲更为低调,他写字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修身养性,把写毛笔字作为爱好,经常练习。

有人邀请我先生加入书协,他拒绝了,他说自己只是把写字当作日常“精心”的需要,不想被书协的各种活动所累,也不想去通过这个平台届时三教九流。

有书法培训班请我先生去上书法课,给他发工资,我先生也拒绝了,他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写得不好,仍在练习阶段,不想误人子弟,但只有我知道,他这是推脱,他宁愿少花钱,也不愿意多挣钱。

他这人平日里最喜欢的事就是坐在书房里,静静地写字,不被任何人打扰,活在自己清净的世界里。

平日工作特别繁忙,也许这片刻写字的宁静让他得到充分的休息,也安静了他在外浮躁的心。

我先生年近五十岁了,不喜功名利禄,不会阿谀奉承,做不到长袖善舞,除了在外努力工作挣一份工资,就只会埋头聚神写毛笔字了。

五、性格坚毅,内心强大。

长期写毛笔字,须得有坚持的恒心,须得顶得住外界得喧哗,时间久了,练就了刚毅得性格,内心也会变得无比强大。

这一点,同样在我父亲和我先生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母亲说父亲一辈子大起大落,被批斗,被诬陷,被村里坏人整,父亲从年轻时就养成了极其能忍受委屈的性格。

我们家是外姓,在村里没有势力,加之父母亲没有儿子,被村子里几个心术不正的长期整,逼得我家居无定所,差点搬去去外村,父亲曾经为此气的生了一场大病,但始终忍了下来,没有做出过激的行为。

父亲用自己强大的内心和坚毅的性格撑起了我们家,为我们姐妹们遮风挡雨,默默忍受贫穷和压力,努力培养我们姐妹成才。

父亲的耳熏目染,言传身教,让我们八姐妹个个独立自强,好几个学有所长,为父母家族争了口气,让曾经被人瞧不起的父母在村子里扬眉吐气,也成了最有福气的老年人。

我先生从小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吃尽了苦头,走出贫困山区后,他自卑而自强,在一众同龄人里分为能吃苦、能忍受生活中的不顺心。

成年后,我们无所依靠,从恋爱到结婚再次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我先生时时处处表现出超出他年龄的刚毅,忍辱负重,却对梦想从不放弃。

为了生活,他到农民的大棚里干过农活,到煤矿下挖过煤,到工地上扛过砖,到工厂里打过工,他不曾抱怨过。

为了生活,他曾在夏天趴在滚烫的石头上,在冬天趴在像冰块一样寒冷的石头上工作过,却从未有过怨言。

他年轻不大,却一直在承受心理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压力虽然压弯了他的背,却从不曾压倒过他的精神。

可以说,没有他的坚持,没有他的吃苦耐劳,没有他强大的包容心,我们就走不到今天。

六、诚实守信,人品高洁。

人常说:字如其人,大多数写毛笔字的人,因为静得下心、耐得住性子、面对的是字而不是人,每天写字的目的是把字写得更好,久而久之,心思单纯,和别人打交道时,更是心底无私天地宽。

我父亲和我先生因为长期写字,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待人如写字一样,真诚、本分、不作假、不欺骗。

他们都是善良的人,从来没有害人之心,对任何人也是以诚相待,表里如一,绝不阳奉阴违,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他们虽然不喜与人交往,但交往的人都是人品过硬的,他们从不与小人为伍。

父亲性格特别耿直不阿,看不惯的事必然要脱口而出,为此得罪了很多人,但他从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

我先生则温润有余,但他眼睛里也是容不得沙子的,他更是爱憎分明,绝不会与无品之人同流合污。

他们都是宁可人负我,我绝不不负人的人,他们从不欠别人人情,更不会欠人家物品金钱,他们愿意用吃亏换来福气。

他们都是对家庭极其负责任之人,对妻子忠诚之人,对父母老人孝顺之人。

七、不赌不抽,生活自律。

长期坚持坚持写毛笔书法的人,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我父亲和我先生两个人最大的共同点是:不赌博,也很讨厌赌博这种事,他们不喜欢赌博的场合,更怕打牌耽误他们写字的时间和精力。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是不吸烟。

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都非常的自律,都是好夫君好父亲。

他们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写字成了他们最大的兴趣和爱好,一生相伴。

生活中,像我父亲、我先生这样长期写毛笔书法的人其实很多,他们身上有着很多共同点,大多数人宁静淡泊,甘于寂寞,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也有着普通人无法企及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注:文中照片是我已故父亲和我先生的,请勿挪用!)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