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帖篆隶楷?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有“甲金篆隶楷行”七种字体,一般我们称为什么?

本文目录

  1. 日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
  2. 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有“甲金篆隶楷行”七种字体,一般我们称为什么?
  3. 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有怎样的相互关系,它们的本源在哪里?
  4. 对联书法,你喜欢哪种字体(篆书、隶书、楷书、魏碑、行书、草书)?哪种书体更好看?
  5. 毛笔隶书字帖练字初学?

日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

一般说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书体和字体是密切相关的,书体是按字体的形状来创造的。有什么样的字体就有什么样的书体,但是书体是有选择的,是选择美的字体的字形作为书法的载体。

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有“甲金篆隶楷行”七种字体,一般我们称为什么?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汉字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称为古文字;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称为今文字。汉字的字体演变有三次大的变革:商代甲骨文----秦代小篆;秦代小篆---汉代隶书;汉代隶书---魏晋以后的草书,楷书,行书。

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有怎样的相互关系,它们的本源在哪里?

书法是中国人的一种喻体、寓体、载体,它暗示、象征、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书法意象。从象形文字产生伊始,就有了书法,上起甲骨,下至楷书,随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发展演变,书法成为最具有中华人文内涵的艺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的艺术。

?

“篆隶楷行草”五体互为依托、演变,是中国书法的发展史。

?

篆书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小篆是官书,适合于隆重的场合。

?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是由篆书演化来的,把小篆加以简化,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便于书写且速度更快。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

?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楷书是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

?

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字帖篆隶楷?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有“甲金篆隶楷行”七种字体,一般我们称为什么?

?

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尽显艺术之美。

?

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恰似代表概括了人的一生:篆书的曲折,隶书的朴素,楷书的端正,行书的随意,草书的简约,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特质;书法的“刚柔并济、屈伸有数等表现形式都印证了中国人的人生观、宇宙观;书法所蕴含的诸多道理,就是“中国式“做人做事的道理。

?

对联书法,你喜欢哪种字体(篆书、隶书、楷书、魏碑、行书、草书)?哪种书体更好看?

我是喜欢用颜体行书来书写对联或春联,也曾尝试用楷书或魏碑书写对联,但无论用何字体,都必须用大楷或大号斗笔写大字做榜书。

写对联或春联,忌用小笔和细线条写的小鼻子小眼的对联,讲究用大笔、蘸浓墨、写大字,力图写出厚重的气势,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达到笔力遒劲,醒目壮重之美。

写对联或春联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与中国书法血肉相连的姊妹艺术,是书法这一高雅艺术贴近民众,走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载体。所以写对联和春联,最好选择楷书,写出的字端庄、规矩、易懂,便于各阶层的人们欣赏。

写对联除了注意选择书体的好看外,一定要注意书写用纸选择。除参加一般书展可用白宣纸外,参加庆典.,庆寿,写春联等喜庆活动时,必须用红纸书写。

以下为本人写的春联。

毛笔隶书字帖练字初学?

可选张景碑、曹全碑较娟秀一路,此二碑不论用笔、结字、章法均已达汉代庙堂书的极致,最适初学。初学书法当从隶书入手,大多人从唐楷入门,虽然技法和实用性上有一定优势,但到后来学习篆隶时总是不免带入楷书用笔的习气,由楷入隶多病笔,长远来看应当循序渐进;古人学书讲究取法乎上,篆书是古文字范畴,普通人难以入门,所以隶书是最好的入门途径。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