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字写字帖 后写点的字有哪些字一年级?

本文目录

  1. 后写点的字有哪些字一年级?
  2. 毛笔选择什么毛写字会更好看一些?
  3. 写米芾《蜀素帖》有什么技巧?
  4. 孩子为什么写不好字?

后写点的字有哪些字一年级?

后写“点”的字:

书、求、球、述、术、式、我、犬

一年级的字相对较少,如果包括最后一笔是“点”的话,那还有以下汉字:

树、射、恋、虽、然、扰、优、尤、忧、雨、玉、徐、武、余、卡、咔、办、茶

毛笔选择什么毛写字会更好看一些?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毛笔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毛笔中最重要的地方,当然就是笔毫了,笔毫是有笔毛组成,笔毫的软硬、粗细、长短都会对书写产生不同的影响,选对好的笔毫,字就会写得好,反之亦然。我曾试过熊毫、狼毫、马毫、羊毫、鸡毫和兼毫,其中熊毫最硬,鸡毫最软,兼毫适中。对于初学者和楷书、隶书、篆书来说,最好选用熊、狼、马等硬豪,书写时有个支撑,笔画变化易于掌握,易于把字写好。对于熟练者和行书而言,选用兼毫即可,软硬适中,书写轻松。对于善书者来讲,已无惧软硬,信手拈来,根据各毫的特点,写出不同风格的好作品。也有一些书者,平时只用一种笔毫,没有接触过其它,产生了依赖,也会熟能生巧,写出好字来。如今网络购物十分方便,建议大家多选一些笔毫试试,或许会找到得心应手的好笔。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鞋子是不是适合自己的脚,只有自己知道。你说呢!

写米芾《蜀素帖》有什么技巧?

写米芾的蜀素帖,非常难!只能说要守得住中锋,放的开偏锋,心中守正,笔下刷字,才能有韵味。放得开,收得住,细品之下,笔笔都是兰亭序,皆可从圣教序中寻得出处。我学习了二十年,依然不得其中真味。手机中没找到临蜀素帖的,用苕溪诗卷凑数。

孩子为什么写不好字?

关于孩子的书写,不考试就没有多少人重视;有电脑打字了,就更没人重视;班上好不容易有几个写得好的,原来是来自书法班的。唉!我是老师,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但是,既然问题出了,那就要寻求解决。弄清原因了才能对症下药。那就先看看孩子们的书写现状吧。

据我的观察,孩子书写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姿势不正确。

熊字写字帖 后写点的字有哪些字一年级?

(1)坐姿错误:坐不周正,把头歪向左边,头几乎要睡在左臂上了。

2)握笔错误:学生写字时,右手腕往内弯,右手心是向着自己心口的。

(3)本子摆放错误:本子歪斜放着书写。

2.布局不美。

(1)笔画不清:有的是一个字的内部笔画不清,无法辨别正误;有的是一行笔画不清,挨挨挤挤的,不成字数。

(2)大小不一:一页作业,字体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整体来看来没有美感。

(3)涂污重。

3.没有书法味。

(1)间架结构不好。这是书写没有美感的最大问题。

(2)没有笔锋。这是书写没有美感的第二大问题。

导致现状的原因:

1.学校教育不重视书写教育。特别是小学书写教育没打好基础。中小学课程表上都有书法课,但一般都上成语文课了。

2.初中作业量太大。学生几乎都是又委屈又理直气壮地说:那么多作业,注意书写质量就要影响速度了。

3.缺乏专业的书法指导。一般都把书法课安排给语文老师的,语文老师的书写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4.不考试,就无人重视。现在教育形成了一个怪现象:要考试倒逼才去做。像课外阅读中整本书阅读纳入考试内容才有人去读一样。

那么怎么去改变书写现状?

1.真心希望学校把书法课像语文、数学、英语那样上起来。学校才是孩子们成长的根。看着校外方兴未艾的书法培训班,内心真不是滋味。

2.希望学校有专业的书法老师,让学生在起点就能享受专业的教育。

以上都是想象,暂时还不能变成现实。

以下针对上述书写错误表现,提几条实际的可操作的建议:

1.纠正姿势。

正确姿势应该是端坐桌前,右手腕是如舞蹈中的压腕,即手掌是上扬的,手心向着前方45度方向。把作业本垂直于自己的胸部平放。

2.选择书写规范、适合孩子的字帖,并教会孩子读帖。

读帖的方法,请参看我10月24号回答的“学习硬笔书法,有必要临帖吗?”。

3.单字练习。

第一,练习手写体的间架结构。我总结的规律是:横的笔画向右微微上翘,字体内部笔画参差不齐,往左的笔画短,往右的笔画长。

第二,练习笔锋。平时手写体的笔锋与毛笔书写是有区别的。在关键笔画的起笔、折笔、结束时按压一下就行。所谓的关键笔画,就是一个字的外围笔画。

4.整体练习。

单字练习最终是为整体书写服务的。学生作业的整体效果,一是要整页字体大小一致;二是不要涂污;三是注意行距,每一行不要写得太满,只占格子的四分之三甚至三分之二即可。

5.督促孩子持之以恒地练习。

书写跟其他事情一样,只有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质的飞跃。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