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帖练字楷书内容(字帖练字 内容)
分类:练字模板 热度:

练习楷书,初学者该选择哪些字帖

毛笔初学者应选择颜真卿的《勤礼碑》作为基本功练习字帖。《勤礼碑》推荐理由:此碑是颜真卿晚年精品,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此碑结字端庄,宽润疏朗,气势雄强,骨架开阔,方形外拓,横细竖粗非常鲜明,方圆转折的笔法清晰。由于入土较早,残剥损毁少,又未经后人修刻剔剜,所以能比较准确地体现颜书宽绰、厚重、挺拔、坚韧的风神。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请推荐一些钢笔楷书字帖~

1、《庞中华钢笔字帖》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开拓者庞中华的书法庞氏硬笔书法著作,庞氏硬笔书法清新秀逸,自成一家,被称为“庞体”。

他的“快乐立体教学法”独树一帜。除书法外,亦长于诗歌、散文、音乐、演讲等。二十多年来,庞中华在国内的机关、部队、高等学府和中小学以及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地义务演讲近千场,深爱国人和海外朋友欢迎,被誉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

2、《田英章系列书法字帖》是田英章所著,田英章是个很有名的人,书法技艺高超,历任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秘书长、会长;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长;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中国书法学院教授;日本书艺会顾问;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书画人才资格审定委员会主任等职。

3、《墨点字帖》是2008年武汉市新新图书有限公司创立的图书品牌,该品牌旗下图书涵盖硬笔字帖、毛笔字帖、同步字帖等几大品类,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及“开卷信息”畅销书排行榜中屡获佳绩,并曾多次荣登各类图书畅销榜榜首。

销售渠道遍布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民营书店及网上书城,年销售达码洋2亿元左右。

扩展资料:

字帖作用

一般小孩子在刚刚进入校园不久都会有一本字帖,专门用来临摹学习,这是因为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接触写字的时间比较短,没有形成自己的书写个性,为了引导孩子正确地书写出美观好看的汉字。

字帖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练习方式。孩子通过临摹书写,慢慢就会适应字的写法,从而书写出具有风格的字来。

字帖写什么内容?

可以写诗歌,文章

字帖(zì tiè)是供学习书法的人临摹的范本,多为名家墨迹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或影印本。

字帖有时也在儿童识字练字熟悉字形时使用,有塑字体的作用。[1]字帖按字体划分,可以分为楷书、草书、行书、隶书、篆书等字体。

字帖来历:古代著名的书法都被刻在石碑上,后人为了临摹他们的书法就把石碑上的字用纸拓下来,然后临摹书写。

小学练字楷书结构30法+5000常用字字帖汇总!

小学阶段,不管在哪个方面,都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如果被忽略了,再补救就要付出更多代价。练字也一样,小学阶段如果不练字,或者学习不得法,后面纠正的代价也很大

练字从什么体开始?专家认为,还是宜多写楷书。

写楷书不仅要注意它的点画姿态,更要注意它的结构。结构对了,姿态自然出现。有老师专门总结了楷书结构30法,家长们学会了教给孩子。

楷书结构30法

1、横平竖直

我们平时所讲的“横平”,指的是横画平稳,并非水平之意。横向右上斜5--10度,在书法上叫“取斜势”。“竖直”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直之意。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如下图:

2、上紧下松

字形上部笔画较紧凑,下部较疏朗。如下图:

3、上开下合

口字,或带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头等,都应上稍宽而放,下稍窄而收。如下图:

4、上收下放

字下部有撇、捺及长横等伸展笔画时,上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下部应左右伸展以托上,称作“地载”。如下图:

5、上放下收

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盖下,称作“天覆”。

6、伸左让右

为让右,字左旁的横画被竖画分割为两段者,左长右短。

7、左细右粗

字中多条竖画排列时,左竖较细,右竖较粗。

8、左短右长

凡有长口框的部分,左竖短而佃,右竖长而粗。

9、左断右连

口框或两纵向笔画之间的小横,一般连左竖,而不连右竖。如果有中竖穿过小横时,通常小横在左右两竖间悬空。

10、左小上提

左右结构中,当左小右大时,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间稍偏上。

11、右小下落

左右结构中,当右小左大时,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间稍偏下。

12、左窄右宽

左耳狭窄且稍短以让右;右耳稍宽且 悬针竖长以配左。

13、左垂右悬

字中有多条竖画时,左边竖不能写成悬针。

14、左顾右盼

注意左右各结构单位及小笔画的形态,使之生动,联系密切。

15、左右对称

以中竖为准,左右笔画长短、高低、宽窄协调,以求均衡。

16、左下、左上包围,内部稍偏右

左上包围或左下包围时,内部结构宜稍偏右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7、右上包围,内部稍偏左

右上包围,内部结构单位宜稍偏左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8、撇低捺高

撇尖与捺尾的连线为一斜线(另左右两点写不法与其相同),这也与取斜势有关。

19、空档均匀

有多横或多竖排列时,尽量使上下或左右各个空档均匀。

20、钩对中心

弯钩和横折斜钩,其钩尖的顿笔位置对准或接近本结构单位或本字中心线为佳。

21、四周平稳

凡带方框的字,外框平稳方正,不能倾斜成平行四边形状。

22、内满偏左

方框内的结构单位应占满内部空间并稍稍人偏左。

23、无画包竖

当口内无笔画时,口框右下角横伸出以包竖。

24、有画包横

当口内有笔画时,口框右下角竖伸出以包横。

25、交叉居中

撇捺交叉点宜在本结构单位或本字中心线上。

26、捺不重复

凡有两捺以上存在时,只须伸展一捺,其它变点。

27、笔断意连

虽然笔笔独立,但务使上笔与下笔之间,运动轨迹自然,有一内在联系。

28、撇尖进框

由上撇下框组成时,一般撇尖插入框内。

29、内收外放

中间聚拢,字外围疏散放开,与颜体字相反。

30、撇起竖右

在有竖与撇相连的字中,撇的起笔位置一般在竖的右边。

楷书5000个常用字

练正楷最好练什么字

 要想学习好毛笔字,选正确毛笔、选正确的纸张、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帖、运用正确的临帖方法。这四项是很关键的。

选正确的毛笔:

毛笔的种类很多,在初次学习时,希望你选用“兼毫”的湖笔。因为兼毫的湖笔,笔芯硬,易于掌握,对你以后的学习很重要。

在选择笔峰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长短,因为笔锋太长不易于掌握,但笔锋长可以含很多的墨水,适合写”草书“一气呵成”,笔锋长可以保证墨的够用,反之,笔锋短适合写楷书,易于掌握。

选笔时也要顾及临摹的碑帖。所谓“用某家所用的笔,又写他那一种字”。要判断所使用的是那一种笔,直接看他的字迹是最好的方法:风格健劲的,选用健毫;姿媚丰腴的,选用柔毫;刚柔难分的,则选用兼毫。笔的特性亦影响写出来的书法,如此才能臻乎书法之妙境。

还有一点是字体大小方面,写大字用大笔,写小字用小笔。小笔写大字易损笔且不能使转自如,大笔写小字则有点“杀鸡用牛刀了”。

选正确的纸张:

初学书法益用毛边纸、元书纸,有一定成绩后再用宣纸。

毛边纸是江西出产的竹纸,纸质细腻,薄而松软,呈淡黄色,没有抗水性能,托墨吸水性能好,既适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制古籍。四川产的毛边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手工毛边,质地棉软,厚实而细腻,颜色为浅黄色,两面手感一样,用嫩竹浆手工造制。吸水适中,书写手感相当好,广大书法好爱者很是喜爱,为练习实惠品种。

元书纸是竹纸的一种。古称赤亭纸。采用当年生的嫩毛竹作原料,靠手工操造而成的毛笔书写用纸。主产于富阳市。有谢公纸或谢公笺之称。特点是,洁白柔韧,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着墨不渗,久藏不蛀、不变色。在古代用于书画、写公文、制簿册等等;新中国建立后,主要用作学生大楷簿,裱装画轴等。此外,还可作上等包装纸。

宣纸分为生宣、半熟宣、熟宣。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达到水走墨流之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适合写小楷。

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帖:

楷书练习最好的方法就是临贴,其实临哪本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碑贴,颜、欧、柳、赵都可以,但在购买碑贴的时候尽量购买质量较好的字贴。

学习书法要继承前人的经验,首先要选好临写的范本,即选帖。选帖即是拜古人为师。

我国历代优秀书法家的书法艺术的高度成就,也是在学习前人的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在结体运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规律,创作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受人喜爱,使他们的作品千古不朽,成为后人学习书法入门的楷模。后学者掌握了他们这套写字的规律,为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打好基础,从事书法艺术就能登堂入室了。

因此,选帖很重要。选好帖,就要恭恭敬敬地学,学得惟妙惟肖,即称为“入帖”了。有人怕学像了就跳不出来了,产生疑虑,其实是不必要的。正如明代倪苏门在《书法论》中所说:“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定,脚跟牢把,朝夕沈酣其中,务使笔笔肖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嫡派,纵有誉我、谤我,我自不为之动。”如果朝三暮四,就会影响基本功的练习。到了确实掌握了一家书法的规律,字字写来确是“此种嫡派”,那时候你的基本功力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书法的结体和笔法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通过实践,在提高对书法艺术认识的基础上,然后多找几家书帖,临习研究,知其长处和短处,加上其他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就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也就是“出帖”了。这是一生所 追求的事。

关于字型的大、中、小,初学者以何种为宜?一般讲以中字作为练习开始为好,即二寸见方的字,如柳公权的《玄秘塔》、《神策军碑》。初写小字,容易见效果,因为字型小,笔画间架间隔小,书写时容易掌握和控制。然而写惯了小字,遇到写大字,间架结构的笔法间隔距离大了,书写时对笔画的掌握和控制就不容易,很可能出现疏散松懈或紧密不匀等等现象。写二寸见方的字,写大字时有伸展的余地,写小字则更容易掌握。

楷书名家很多,风格流派也各异。有的丰厚雍容;有的紧密险峻;有的倚侧秀逸;有的挺拔刚劲;……。初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从有利于练习基本功力和今后自己发展的方向来选择,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来考虑练习哪种风格有利。现在许多人练习书法,往往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四家中挑选一家的作品来作为范本。另外,唐代的虞世南、诸遂良的碑帖,也常常被人作为练习基本功的范帖。初练楷书的基本功力自然不必拘泥这些家,墓志中有许多碑都写得很好,如隋代的《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等等也可以临习。

欧阳询是唐初书家,以擅长楷书出名。《旧唐书》说“询初学王羲之书,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或以为楷模焉”。说明唐代时即把他的字当作范本来临习了。欧字结体以倚侧取势,即笔画安排右肩稍稍向上抬起,点划十分紧密、奇险。所谓奇险,即点划横竖斜正、长短粗细、虚实变化既巧妙又恰到好处,稍加变动就会破坏了它的完整性。笔法以方笔为主,转折顿挫,棱角鲜明,笔力劲挺。形成一种结体严密笔力森挺、高间肃穆的险劲风格。这对练习基本功是合适的。但是,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紧密险劲的结体和笔法,要在这种风格上变化也比较难。他的楷书作品以《九成宫醴泉铭》为最著名,另外《化度寺碑》、《皇甫炎碑》、《虞恭公碑》也都可以临写。

颜真卿是唐代最富有创造性的书家,他留下来有20多件楷书碑帖,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书法风格的不断探索变化的过程。颜字结体平整,正面视人,体型丰满犹如山东大汉危襟正坐,这是吸取了篆隶书正面结体的特点。笔画对称匀整,横轻竖重,方框的两竖笔写成圆弧形,犹如向外的两张弓。笔法以圆笔为主,柔中带刚,所谓绵里裹铁。转折顿挫以圆笔不露头角为主,横画一般都逆入平出,到收笔停顿时也很少露圭角。形成一种雄强伟状、气势磅礴的风格。学习颜字,一是注意结体不要写松散了;二是注意不要只求点划的丰润,要力求表达出筋健的内在笔力。他的碑帖留存较多,早期的有《多宝塔碑》,晚期的《颜卿礼碑》、《颜家庙碑》。前者自己的风格还不明显,后两碑自己风格已经成熟。另外还有《东方画賛碑》、《八关斋报德记》、《麻姑仙坛记》、《中兴颂》等。虽然各碑风格稍有不同,但总的风格是一致的。

柳公权是晚唐书法家,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出名,《旧唐书》称他书“上都西明寺金刚经碑,有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陆(柬之)之体”,又说他的书法“体式劲媚,自成一家”。可见他的书法早期受二王书派的影响,后来才自成一家。宋姜夔《续书谱》说:“颜柳结体,既异古人,用笔复溺一偏,予评二家为书法之一变”。这说明颜、柳二家结体、用笔不同于历史上二王流派,进行了变革创新。柳书比颜书稍具奇侧结构,笔画右肩向上,左紧右舒,但不明显,大体上是平衡的。结体的中宫(指笔画的中心部分)紧密,四肢舒展,上下左右的点划撇捺往外伸展,而中央即支撑字的重心平稳部分却极严紧。笔法采用方圆结合,横画逆入平出,到收笔时停顿下按,有蚕头燕尾的笔势。用笔厚重,方框二竖画受颜字影响微露弧形,除有的横画和长撇较纤劲外,其他笔画都比较匀称。

总的来讲,柳字受颜字影响,但不如颜字厚重,比颜字刚劲挺拔给人以亲劲的美感,体现出所谓“柳骨”的精神,柳书下笔有力劲健,横、竖、钩、撇、捺,都有自己一套入笔、转笔和收笔的程式。他的楷书碑帖有十余种,早年的有敦煌出土现流传到法国的《金刚经》,代表后期的作品有《玄秘塔》、《神策军碑》。这些碑帖最能体现柳书的特点,是学柳书最好的范本。其他作品拓本损泐较大,不便临习。

赵孟頫是元代的大家,历史上说他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真行尤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诸书中第一。赵书初学赵构,中学王羲之、王献之,晚学李北海(邕),基本上是二王书派。结体处横式,平稳中带有左紧右舒,右肩抬起,横画下笔顺入平出结尾停顿,时带行书笔法,多用方笔,圭角明显,笔画轻重相当,一般捺笔粗重,运笔秀巧,有种清雅秀媚趣味。学赵字易得人喜爱,因为他的结体秀美,然骨力较弱。他的楷书作品较多,如《帝师胆巴碑》、《三门记》(墨迹本)、《福神观记》、《虎丘隆禅师碑》等等。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初学者以临习楷书为主,但学无止境,怎样才算练好基本功力,才能学其他各体呢?这当然不能绝对化。学一家一体已经掌握基本笔法,信手写来初见规模,即可同时练习其他各体,这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实际需要,如行书、隶书、魏碑,实用性较强,可用于书签题头、牌匾、对联等等。只是草书、篆书目前主要用于观赏。因为这两种书体不加释文,一般人难以辨认。

总的讲,各体的碑帖墨迹本,都可以临习参考,但对初学者说,宜选择适合练习基本功力和风格鲜明的作品,作为练习范本为好。各种书体和风格的碑帖墨迹很多,现列举一部分作为参考。

楷书碑帖除上述以外,尚有唐代诸遂良的《伊阙佛龛碑》,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以及其他如《王居士砖塔铭》、《孟法师碑》、《唐圭峰禅师碑》,宋代苏轼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金刚经》,黄庭坚的《松风阁诗》、《蜀主先庙碑》等。

小楷有魏晋时的写经体,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代《灵飞经》、《善见律》,褚遂良的《黄庭经》,元代赵孟頫的《鲜于墓志》,明代祝允明的《洛神赋》,文征明的《千字文》等等,都可作为学习小楷的范帖。

正确的临帖方法:

在选帖的基础上,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

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汉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毛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出帖。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如果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出一手与字帖接近的字,你练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练字姿势:

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般字帖上都有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参考资料: 石华《书法基础知识——选帖》

标签: 字帖练字楷书内容
上一篇:七级舞蹈练字谣讲解视频(七级舞蹈识字谣) 下一篇:什么字帖练字好(什么字帖练字好?)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练字推荐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