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字帖?哪些隶书字帖比较好?

admin 字帖练字 2023-06-06 0

有人说汉字字体很多,但是历史上只有篆书、隶书和楷书才是标准字,是这样吗?

题主所问的是正书的概念。

1.正书的“正”是"正大"的意思。

正者,规范、端正;大者,通行无碍。

端正规范,通行无碍的字即是正书。我们现在把正书理解为楷书(又叫真书),但正书还包含篆、隶。

2.秦朝的正书是小篆,后来由于隶书的简洁实用,在汉朝慢慢取代小篆成为当时的正书,再到三国之后的两晋,人们认为楷书更加实用美观,因此楷书成为正书,一直沿用至今。

3.为什么行书、草书不能称为正书?行书草书写法多样,灵活多变,并不满足正书规范、端正、通行无碍等特点。

如果把字体比作服装,篆书隶书相当于古代汉服;楷书法度严谨,相当于正装,出现在正式会议、典礼等庄重的场合;行书飘逸洒脱,相当于休闲装,出现在平时逛街、聚会等休闲的场合;草书自由奔放,相当于运动装,出现在踏青、运动等自由的场合。

4.行书、草书没成为标准字体,并不是说不好,只是使用的场合不一样。

佳顺书法网络学院小楷老师定期更新书法干货,欢迎关注!

历史上字帖?哪些隶书字帖比较好?

孩子自学书法用哪种字帖好?

我认为应该从《张迁碑》、《西狭颂》入门。

大家都知道汉字形体的演变史,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章草、行书、草书、楷书。从隶书的历史地位看,“隶变”是古今汉字的分界线,隶书将小篆圆转均匀的线条变成方折平直、粗细有致的笔画,将小篆纵长内聚的结体风格变为横扁舒展,从而使汉字成为不再象形的书写符号,隶书对汉字字体的改变是巨大的,上承篆籀,下启真楷。从隶书开始,符号性强,定型性强。

从《张迁碑》等隶书的书写规则看,有平、直、顿、挫等变化,起笔运笔收笔都精准有致。其后来的行、楷都是在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康海南先生说,历来大家大多主张取法于隶书是书法探本求源的捷径,是书法创作灵感之源不枯的根本。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建议初学者应从隶书、从《张迁碑》入手。

哪些隶书字帖比较好?

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学习隶书,建议临摹汉碑。具体临摹哪种风格的汉碑,我告诉你,已出土的汉碑有二百多种,碑碑都是经典之作,可选择的余地大的很啊!

不过,我还是要给你一个立场:现在的学书之人,都选择《乙瑛碑》、《礼器碑》、《石门颂》、《曹全碑》和《礼器碑》学,这个绝对没错。但是我觉得还是选择别人不学的碑帖(冷碑)学习为好。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在学以上的几个碑帖,都学,就“千人一面”了,还不和“千人千面”呢。

现在,我给题主推荐几个汉碑,供题主参考学习。

一是汉《封龙山颂》。二是汉《朝侯小子碑》。三是汉《肥致碑》。四是汉《华山碑》。五是汉《夏承碑》。六是汉代摩崖《西狭颂》和《石门颂》、《赵宽碑》、《张景造牛碑》。以上碑帖我都临摹过,都是响当当的汉隶佳作!题主不妨选择临摹之?

隶书很好学的。用笔逆入平出,横平竖直,蚕头雁尾(但须蚕无二设,雁不双飞),主笔突出,即可。逆入,就是通常说的“回锋”。回锋,可入纸回锋,也可空中回锋,但一定要有回锋的动作!

学习书法,碑帖是最好的老师。

临帖,要先工一帖,且要持之以恒,思想上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好攻关的准备。学书法,半途而废不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行!

记住:近代、现代和当代人的隶书先不要碰之。学书法,一定要取法乎上!明白?

以上为个人观点,经验之谈,仅供参考。

书法帖又叫什么?

书法字帖,是用于写字临摹的样本。

帖分两种,一种是石刻拓本,一种是墨本。前者又称碑学,后者又称帖学。

由于历史的原因,南方多以帖学为主,北方多以碑学为主,有南帖北碑之说。前者沉着厚重,后者鲜活灵动,各有风格,各有千秋。

学哪一种好,一致认为先学碑好。书法传世资料最为古老,后学大家无处此法。帖源于碑,碑是正根。

自古以来,书学大家的学习经历,也各不相同。最终,都同样取得了成功、做出了成就。就是说,哪一种讲法都不是一定的,还是要因人施教,因人而论。书法字帖非常之多,常用帖本还是有数的。

有哪些小篆字帖值得推荐呢?

谢谢邀请!

关于题主提出的“学习小篆临什么帖好”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习小篆,应取法乎上,建议首临《峄山刻石》。

为什么要向题主推荐《峄山刻石》呢,因为《峄山刻石》是学习小篆的最佳范本。古代人学习小篆,大多选择临习《峄山刻石》,邓石如,李刚田都是临过《峄山刻石》的。

(上图为《峄山刻石》,字迹清晰)

另外,如果题主有兴趣,也可以临习《泰山刻石》。不过,《泰山刻石》原帖字迹较模糊,现在出版的字帖都是经过加工补充的。

上图为《泰山刻石》局部。在字帖上拍的。

上图为《泰山刻石》局部。在字帖上拍的。

另外,题主也可以从邓石如《篆书千字文》入手。邓石如的篆书可学之!

吴昌硕的临写的大篆《石鼓文》和王福庵、李刚田的小篆,都可以学习。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题主参考。预祝题主学书有成!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