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帖描字纸?小学生字帖哪种好?

admin 字帖练字 2023-05-31 0 字帖描字纸?小学生字帖哪种好?

初学钢笔字从点开始还是描字帖?

钢笔字是现代人的书写工具。与毛笔相差很大。初学钢笔字时也可选用钢笔字帖来进行临摹。或有专用的能描字帖的那种也是可以描字的,待手顺了,再去临钢笔字帖,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钢笔字,通过这样学习钢笔字是能写好的。而乱写的只能是自己的那种钢笔字,与书法硬笔字有天壤之别。

字帖描字纸?小学生字帖哪种好?

什么是勒字,描字,画字,刷字?为什么说书法最终还得是写字呢?

所谓勒字、描字、画字、刷宇的出处是《海岳名言》,其中记载:“米芾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笔沈辽排笔黄庭坚描笔苏轼画笔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米芾以刷字自诩,是说自己的书法已达到最高境界,信笔随意、挥洒自如。米芾这话说的确实有诟病他人,抬高自己之嫌。米芾所说的这几种究竟是毛病呢?还是特点呢?

明朝万历进士、书画大家与董其昌齐名的李日华、近代书法大家、北大教授、校长沈尹默等都曾作过评论。

蔡襄勒字,李日华曰,勒字,颜法也;沈尹默云,用涩笔写便是勒。很显然,勒是用力拉紧之意。

沈辽排字,历代大家没有明文记载说明,当代名家苏绍利解释,“所谓排字,乃有意表现整齐与变化也,而有意整齐和变化皆是一方死法!”

黄庭坚描字,李日华曰,描字者,虞永兴法也;沈尹默言,用笔轻便是描;有人则说,黄庭坚作书用墨适中,悬腕法执笔,行笔缓慢,被米芾调侃为描字,苏绍利则谦虚的认为,所谓描字,刻意精工也,有慢之意,有轻之意,也有刻意之嫌,不能开襟也;笔者认为描字是魂飞天外,字如浮萍,一味仿效,而没有自己的风骨。

苏轼画字,李日华说,画字,徐季海法也;沈尹默言,用重笔便是画;苏绍利认为,所谓画字,浓墨重彩是谓画也,苏轼喜浓墨,漆如小儿之晴。重笔厚实,石压蛤蟆,亦是胸有成竹,心中有象,不能忘形之喻。

米芾刷字,李日华曰,右军法也;沈尹默言,用快笔写就是刷;苏绍利认为,老百姓俗话常说写字好的人为,刷刷点点,挥笔立就。

用涩笔是勒字、用快笔是刷字、用笔重是画字、用笔轻是描字,这些轻重缓急的用笔之法各有侧重、又各有利弊,用好了是特点,偏重一面则是毛病。米芾的话是针对每位偏向讲的,不能照抄照搬,应该多者结合、取众家之长、绝不可偏执、兼收并蓄、综合考量。

但是对这些书法大家及作品的品评向来都是各执一词、褒贬不一,我们要有所分辨,不能迷失自我跟着起哄瞎嚷嚷!

小学生字帖哪种好?

要想写得一手好字,就需要熟知汉字的笔顺、结构及运笔方法。而小学正是学写汉字的重要阶段,只有从小开始坚持练字,才能为将来“妙笔丹青”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生练字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跟着培训班的书法老师练习,还有就是买字帖在家练习。培训班的方式不提也罢,如果买字帖让孩子在家自己练习,哪种练字贴对小学生的帮助更大呢?

现在比较常见的练字贴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凹槽字贴、描红字贴及临帖。

1、凹槽字贴

凹槽字贴主要通过笔划自带的凹槽来约束练习者的运笔方向及走势,可以较快地让练习者熟悉字体的笔画及结构。这种字帖的缺点是练习过程比较被动,会使练习者疏于观察字体,导致孩子离开字帖就很难准确书写,比较适合给初学写字的孩子使用。

2、描红字贴

描红字贴是在红字上蒙一层薄纸,练习者透过薄纸“照葫芦画瓢”地描字,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练字贴。由于不能最大限度地约束练习者的笔画,写的时候比较随意,对于初学写字的孩子而言,其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再加上描摹的时候要隔一层纸,所以对于纸张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

3、临帖

临帖的方式要求练习者参照字帖在练习本上独立书写,这种方式可以较大地激发练字者的主动意识,提升其观察力和专注力,帮助练习者真正达到“人字合一”的境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练字方式。临贴比较适合有一定写书基础的孩子使用。

低年级小学生学习写字的时间不长,对很多字的笔画及结构不是特别熟,所以早期练字时可以用凹槽字贴,以帮助孩子固化字体结构。等练习一段时间后,再通过临贴的方式对汉字形成整体形像记忆,并通过练习,最终形成自己的字体风格。

一年级学生描字有用吗?

一年级学生那要看描什么字,如果是学校发的练习本上的字,用处能增加25%,但最少要一星期以上。如果再练习写硬模具上的刻字,能再增加10%的用处。在字帖上练习完成后,再自己单独写字练习,效果能达到50%以上。

鞋子的同音字组词?

鞋子(xiezi)同音谐字(xiezi)

鞋声母x韵母ie同音字并组词:谐(xie)谐音,和谐家园。邪(xie)邪门歪道,邪性,妖邪,邪气,歪理邪说。斜(xie)斜阳,,倾斜,斜对面,斜坡。

子声母z韵母i,同音字并组词:字(zi)写字,字头,字体,字帖,描字。自(zi)自己,独自,各自,自成,自从,自然,自行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