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钢笔字帖(求钢笔字帖,希望是偏古风,或不那么妍美(不是田卢吴庞这种。)?)

本文目录

  1. 有合适的硬笔书法字帖推荐吗?
  2. 有哪些魏碑字帖值得推荐?
  3. 八大山人的草书就是钢笔字的写法,你怎么看?
  4. 为什么书法家写钢笔字就好像在纸上轻轻划过?
  5. 求钢笔字帖,希望是偏古风,或不那么妍美(不是田卢吴庞这种。)?

有合适的硬笔书法字帖推荐吗?

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今天的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在网上,你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你想要的资料,而且品质也不会太差。

所以能够推荐给你的字帖自然也不少,但问题的关键是你喜欢什么风格的字,你练字想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如果只是想写个一般够实用的话,建议你学今人的硬笔名家。当代硬笔书法家很多,相信你也听说过一些。比如大名鼎鼎的田英章老师的硬笔楷书和行书;比如卢中南老师的硬笔楷书;比如王正良、顾仲安、张秀、骆恒光、任平、刘惠浦等曾经风靡一时的硬笔书法家,找到其中任何一位坚持练下去就会有一定收获。以上所说的是你只是想把字写个差不多够用即可!

妙钢笔字帖(求钢笔字帖,希望是偏古风,或不那么妍美(不是田卢吴庞这种。)?)

但如果你想进阶让自己的硬笔字更有内涵,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那就需要到传统书法海洋中遨游一下了!老祖宗留下来那么多魅力四射的经典碑帖,只需一家,你能吃透七八成就会有所建树。

但你在选帖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审美偏好和碑帖特征做好选择,不要写别人推荐而自己不喜欢的,那样你会坚持不下去。其次要选择那些相对容易上手的,这样不会因挫败感而放弃你的坚持。

根据初学,我推荐一些碑帖供你选择

楷书类:

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这些都是小楷

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和小楷《阴符经》

柳公权小楷

褚遂良《颜体圣教序》

元赵孟頫《汲黯传》及老赵的如海一般多的行楷和行书。

赵孟頫书《道德经》

文征明小楷《离骚经》等

王宠小楷

行书类

1、唐冯承素摹王羲之书《兰亭集序》

2、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好象有点不太适合初学)

3、唐李邕书《麓山寺碑》

4、唐李邕书《出师表》(有传赵孟頫仿)

5、唐李邕书《李思训碑》

6、唐欧阳询《千字文》墨迹版

7、宋米芾书《方圆庵碑》

8、苏东坡书《中山松醪赋》

9、元赵孟頫诸多行书

10、明董其昌诸多行书

11、明文征明诸多行书

进阶可学王羲之《圣教序》和他的尺牍

1、米芾诸多行书

2、黄庭坚诸多行书等

3、王铎行书

4、文征明行书

附本人硬笔书法,请多指教。

有哪些魏碑字帖值得推荐?

魏碑:主要指北魏时期的铭石楷书。由于南朝因袭晋制,禁止立碑,因而碑刻较少,北朝已无此禁,因而摩崖、碑铭、造像记等颇多,尤以墓志为最,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风格各异。楷书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极大发展,掀开了书史上极为灿烂光辉的一页。这一时期的楷书隶意基本殆尽,俨然已是端谨楷则。其主要特点是,总体形态特征趋向“斜画紧结”,以茂密为宗。点画峻厚,结构天成,兴趣酣足。由于多出自不知名的民间书手或刻工,故呈现出体势奇崛、造型生动、稚拙古茂、雄强朴质的特点,与唐楷循规蹈矩、布局肃然、结构端

庄、笔法精熟的风格迥然不同。

北魏墓志之精品者,有《张猛龙碑》《元倪墓志》等。《张猛龙碑》,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立。碑在山东曲阜孔庙。用笔以方笔为主,但凝练脱俗,结字流宕奇逸,潇洒古淡,奇生相应,变化不可窥测,虽在意外,又都在情理之中,被后人誉为正体变态之宗、魏碑之王。《元倪墓志》为北魏正光四年(523)刻,出土于河南洛阳,原石现存上海博物馆。

石刻起笔多露锋方笔,锋颖笔趣历历可见。结字中宫收紧,而长大笔画又能四射放出,边较大)宇体开阙,顺有秀逸潇酒的气韵,虽平正无奇,但新颖脱俗,清新可喜。

初学魏碑以入平极为合适此外《张玄墓志》、《敬邕墓志)、《元植墓志》、《元怀墓志》、《元显墓志》等也都是中的精品:艺术高妙北魏时期,最为著名的造像记为”龙门四品”《始平公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杨人眼造像记》和《孙秋生造像记》。其中居首的当推《始平公造像记》,刻于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九月,阳文,字间有方界格。石在龙门山古阳洞北壁。其字方笔见锋:点画浑然,结字纵横凝重,顾盼有姿,字形大大小小,虽有界格但绝不为限,或出探抒意,或缩收敛神,坦坦荡荡,宛如天成

北魏时期,著名的摩崖有《石门铭》、《郑文公碑)、《瘗鹤铭》等。《石门错》北魏水平二年(509)正月刻,在陕西汉中石门东壁。古人对此铭赞誉极高,认为它是飞逸之宗,其字其章,飞逸奇浑,分行疏岩,若瑶岛散仙,穆鸾跨鹤,当列为神品,宽博凝重,最见中和的《郑文公碑》、举止若仙,伟宏宽绰的《瘗鹤铭》等,都是这一时期摩崖的代表作,整体章法有凝有疏,有散有聚,使人寄情其中不得“一言以蔽”其妙。

八大山人的草书就是钢笔字的写法,你怎么看?

为了不跑题。咱们只讨论他的草书,不讨论绘画。

您好。我个人认为不能把八大山人的草书和比作钢笔书法。任何我国传统毛笔书法都是钢笔书法没法比的,完全是两个项目。

咱们传统书法,离不开笔墨纸砚。要熟悉毛笔和纸的吃水,湮墨的那个感觉,那个尺度,这个尺度无论的物质成本还是书写者下的功夫,时间成本都是钢笔??难以比拟的。咱们先看看八大山人。大家觉得他草书类似钢笔,就是因为他用笔极其简练,流畅,不似书法史上任何一个流派大家,咱们往后看。

说起朱耷,启功先生曾作诗一首,是这样描绘八大的:“钟王逐鹿定何如,此是人间未见书。异代会心吾不忝,参天两地一朱驴。”看,朱驴,启功在书画也是他晚辈,何以称他驴?因为他以驴自称。

朱耷,明末清初的书画家,号八大山人。因署驴、驴屋、个山驴等款。朱耷是朱元璋第十代孙子。天启六年(1626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十九岁时,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对朱耷来说,家国破灭,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看破红尘,23岁遁入空门,释名传綮,后来犯了癫狂病,这里注意,很多草书大家,其实都很癫狂,率性,比如怀素和尚,还有张旭等等。很多传世草书名作也是酒后,大悲大喜等情绪激动时挥笔而写,事后作者本人再也写不出来。55岁病愈后还俗。59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款。

朱耷在书法圈独特到令人惊讶的程度。研究他的作品是很难寻找到他书法的来路的,其结构的奇崛,是受到了何种经典的启发而形成的?也很难寻到些微的来历。虽然有大量存世的作品,证明了他早期曾模仿唐朝欧阳询的楷书、宋朝黄庭坚和明朝董其昌的行书,虽然清代的邵长衡在《八大山人传》说:“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鲁公”,但我们仍然很难发觉这些作品与后来的“八大体”有任何蛛丝马迹的联系。八大书法用笔,有两个极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简”,一个是“圆”

无论是崇尚沉着的用笔风格,还是追求轻灵的用笔审美效果,总归要节奏鲜明、清晰,这样,才会使点画丰富多样。到了八大这里,一反常态,崭的面貌出来了,他简化了用笔的动作,任由笔豪做平面的运动,提按微弱到了极其隐含的地步。这的确让人很吃惊,因为人们追求的那些复杂而且高档次的用笔技术,八大弃之不用!这样的追求确是需要些魄力的,因为要冒着“单调”的风险。石涛和尚有两句诗称赞八大山人“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就用笔追求上说,八大应该当之无愧的,是去掉铅华返本真。

其实用毛笔写出最有硬笔书感觉的,当属宋徽宗这个老小子是吧,银钩铁划,瘦金体已经是属于他个人的标签。八大,总归还是毛笔字。

谢谢阅读,回答完毕。

为什么书法家写钢笔字就好像在纸上轻轻划过?

书法家写钢笔字在纸上轻轻划过?

这些的人是书法家?不理解!无论毛笔还是钢笔,书法不应该没有笔力,毛笔如此,钢笔也是如此。

毛笔很明显,没有笔力的人写出来的字就是浮与轻,根本就是不值得看的那种。而钢笔字的笔力就不容易看出来了,但是,真正书法有笔力的人,一眼就能看的出来别人写字是否有笔力。

我曾经写过一个帖子,我说我写钢笔字是不需要软的的垫板,而且我不喜欢使用软的纸,因为用软垫,软纸不能用力,没有笔力的字,我也不能接受!

求钢笔字帖,希望是偏古风,或不那么妍美(不是田卢吴庞这种。)?

偏古风且不泥于艳俗的钢笔字,白蕉、沈鸿根、王正良、赵彦良等老师的钢笔书法可以重点去了解一下。个人认为,上述几位名家的书法更见笔法之妙、结字之美,丰富、情趣、有料。

今日硬笔书圈声名显赫的“大家”,如田英章、吴玉生、司马彦、荆霄鹏等人作品注重于实用性,只能算实用硬笔规范字,书法“艺术”的内涵略浅,不耐雅玩与细赏。

这主要是对硬笔书法的理解有所不同,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抱庸个见,硬笔书法既然成立书协,硬笔书法之所以冠以书法之称谓,目标绝不仅止于规范的印刷体。硬笔书法同样应着眼于艺术的探索与表达,同样需要承古开新,既是书写技艺的纯熟,更有文化性情、书法个性的延伸。

毛笔书法无止境,硬笔书法也不见底。对硬笔书法的理解把握决定书法学习的目标企图、方法路径及学养高度。田英章、任平、卢中南、吴玉生等人开拓了硬笔规范字的新局面,功在千秋,但硬笔书法绝不止于此,甚至这只是硬笔书法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可以预见,硬笔书法之来日必将更加异彩纷乘,学古人,言时事,是硬笔书法的必由之路。

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