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篆字帖,写古拙的字找什么字帖?

admin 练字纸张 2023-06-09 0

篆书的技法是如何的?应该如何入门?选择什么字帖?

篆书总体分为大篆和小篆,不同时期,它的特点也有所区别。秦代自李斯之前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等等。

甲骨文由于是刻在骨头上的,材质所致,出现了结体简洁,笔画瘦硬的特点。金文,刻在青铜器的文字,结体变长,笔画粗细相间,行距字距相等了,石鼓文,刻在石头上,结体方整匀称,线条圆满。再有就是刻在山崖上的,线条流畅,端庄肃穆。写在竹简上的曲线逐渐变直了,开始朝着隶书过度。西汉时期,篆书还作为官方文字,与隶书并存了,到了东汉,隶书逐渐替代了篆书的地位。有名的,也就是,铁线篆的代表《袁安碑》、《袁敞碑》。再以后篆书逐渐退出了书坛,直到唐朝李阳冰的出现,才有让它昙花一现,然后又消迹。到了清代,吴昌硕、杨沂孙他们的推崇,篆书才回到了人们的视线。

了解了它的历史,我们再来谈技法,一定要中锋运笔,结构对称,至于笔顺没有统一的规范。选什么样的帖入手,要看自己的审美,不妨各时期的帖,都浏览一遍,选自己喜欢的。大部分写了几年之后,你会发现它的风格会和自己的性格很相似。这就证明选对了帖。别人的建议只能做参考,不能左右自己。就像启功先生讲的,从哪入手,就好像你去了饭店一样,想吃什么菜,就点什么。,像吴昌硕、杨沂孙都源于《石鼓文》,但不一定适合自。最后建议,千万不能朝三暮四。愿书法路上永远能看到你的影子。

金文篆字帖,写古拙的字找什么字帖?

字帖分为几种?分别该如何练习?

字帖,是现在的、普通大众的说法,专业的说法叫碑帖,实际上包含两大类,一类是碑,一类是帖。

一、什么是碑,什么是帖

所谓碑,起源于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歌功颂德,为让其流传千古,书写后便将文字刻在石头上。后来古人去世后,也将其生平刻于石上随葬。

这些碑流传下来,便成为今人学习书法的范本。

碑又包含两大类:

一是秦汉时的篆隶碑,如著名的秦代泰山、峄山、琅邪篆书刻石,汉代的隶书则基本都是以碑的形式流传下来的。

二是南北朝时的碑刻,其书体独特,风格多样,构成楷书中的一个独特体系:魏碑。

所谓帖,是指以墨迹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比如冯承素摹写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孙过庭的书谱。

但帖中有一类比较独特的作品,比如王羲之的作品、怀仁集《圣教序》等,当时为了让这些作品流传更广,于是刻于木板上,史称“刻帖”。

二、碑与帖的优缺点

碑因刻于石或木上,宜于流传,易于保存,且独具金石之气,饶有趣味。

但其缺点在于:一是日晒雨淋,天长地久难免剥蚀,字迹模糊;二是因是刀斧刻之,已无从看出笔法。

而帖能清楚地看出笔锋毫末,笔法清晰。但承载文字的纸张、布、绢、竹木等寿命有限,无法长久保存,且保存过程中难免侵蚀,字迹逐渐淡化、侵蚀。

三、碑与帖学习中的相关问题

1、掌握笔法要学帖,掌握结构要学碑,这是古人学习书法的通识,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更好地学习书法。

2、强骨要学碑,贯气要学帖,这是由碑帖的特点决定的。单字可学碑,而要学习古人气息与风格,必须通过帖才能解决。

3、碑帖融合是书法发展的正途。

由碑与帖发展出帖学与碑学。清以前一直是帖学占主导地位,清代时碑学崛起,一度占书法主导地位,导致书法的发展出现偏差。书法要发展,必须融合各自的优点方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四、学书方法

我辈学习书法,多从唐代楷书入手,如《九成宫》《多宝塔》《玄秘塔》等,这是千百年来摸索出来的一条正确道路。

但这些范本都是碑,给初学者学习笔法带来困难。

我们在学习这些碑时,可以参考历代大家学习这些范本时的临作,这样能更好地理解笔法,可以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什么叫龙凤篆字?

华虫龙凤篆亦称“华虫篆”、“龙凤篆”,是三藏百颂大和尚在鸟虫篆基础上,参照甲骨文、金文、篆书,配合传统龙纹、凤纹和金乌纹创作而成的一种极具装饰性的美术字体,是对传统鸟虫篆的丰富和极大提升。创作目的在于书写般若中观等佛教经论。

写古拙的字找什么字帖?

写古拙的字找篆书字帖,篆字包括大篆和小篆,甲骨文也可归大篆。大篆字体生动古拙,质朴意趣,书写率意,深厚犹韵,如石鼓文,金文,钟鼎文等等。所以,如想学写古拙的字体,就选择上大篆字帖去临习,天长日久,勤学苦练,你的字的古拙味就会自然而生。

大篆字帖哪本最好?

《散氏盘铭文》最好。

散氏盘铭文作为西周时期粗犷遒劲的金文书法,是学习大篆的极好范本,与毛公鼎、大盂鼎铭文并称为金文瑰宝。散氏盘铭文便是西周晚期青铜器时代书法艺术的高峰之顶的杰出代表之作。它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并称为西周三大青铜器,与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并称为晚清四大国宝均以长篇铭文和精美的书法著称于世。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