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帖书香?写毛笔字,笔杆一定要握垂直吗?

本文目录

  1. 毛笔字练习多久才能像那么回事?
  2. 这字写得可以吗?
  3. 字的组词有哪些?
  4. 只用废报纸能练好毛笔字吗?
  5. 写毛笔字,笔杆一定要握垂直吗?

毛笔字练习多久才能像那么回事?

象回事的概念很模糊,可高可低。往低处说,悟性高者,半年可以写的像模像样。性缓者,最多一年也能初步成形。前提是每天坚持并达到一定的量。这说的只是初步的摆脱了执笔运行时的颤抖,字形能够大概的像练习过的。

往高处说,则需明了楷则,有一定的书法理论知识并能结合运用于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笔法精熟,结构巧妙。以这样的标准来说,实在不可能用多长时间来计算。

书法和绘画不同。书法入门容易登堂难。绘画则入门阶段的训练非常难。而一旦完成入门训练,登堂入室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所以才有“二十年可以练成画家,三十年才能练成书法家”这样的说法。这还得是以走正路为前提。若为名利迷惑,误入歧途,即便坐穿了板凳,熬白了头,也不能得正果。

这字写得可以吗?

感谢邀请!我是杨志勇!

闲暇时写写书法,非常好,修养性灵,怡然自得。淡泊名利,充实快乐,既传承了文化,又提增修养。使自身雅而不俗,更书香薰陶全家,非常有意义。

从线条来看也较流畅,令尊应该写的时间挺长了。但从用笔、结字、章法来看,却有很多欠缺,证明

字帖临的不太多,亦不太精。属于自由体,随意发挥,没有多少法度!

如果写着玩的话,就令尊这种写法也很好!但是如果你想进步,甚至成名成家,那就得把这种习惯抛弃,从头再来。认真读帖临帖,方可达到一定境界!

字的组词有哪些?

1、字的组词:

(1)字画、练字、十字路口、生字、识字、文字、字体、汉字、题字、拼音字母。

(2)脏字、待字、丁字街、字母、实字、古文字、繁体字、字迹、数目字、字汇。

(3)音素文字、检字法、象形文字、虚字、字里行间、字据、音节文字、字幕。

2、百科释义:字,中国汉字,读作:zì。该字的主要字义是指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做动词,名词使用时意义不同。

只用废报纸能练好毛笔字吗?

虽然说,善书者不择纸笔,但是如果想真正学习古典风格的书法,告诉您,不要用宣纸,尤其是吸水性非常好的那种宣纸。

现在的宣纸,跟古纸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从效果上讲,古纸上墨汁主要是垂直扩散,现代宣纸上墨汁主要是水平扩散。

古纸用麻、楮树皮较多,现代宣纸是用檀树皮加稻草。工序上,缺了一个涂布的工序。即使有,也是简单的涂胶处理。

古代缺树吗?比起现在肯定是不缺的,料不贵,贵在人工上。“洛阳纸贵”也能说明纸的制作是很费时的。但是,没有繁复的处理,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差点意思。现代方法大规模生产,成本低,许多老手艺叫好不叫座的原因往往在这里。

最可惜的是纸中珍品澄心堂纸的失传,自南唐之后失传,只剩残余散落民间,当年宋欧阳修,蔡襄,明代董其昌等书法大家,得到了都舍不得用。

这是古人对这种纸的描述:

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澄心堂纸,取李氏澄心堂样制也,盖表光之所轻脆而精绝者。”亦省称“澄心纸”。

——元《笺纸谱》

硬,脆,滑,薄。可见其表面处理多么精到。这与现代的宣纸判若云泥。

前几天我在头条看到有篇文章非常好【老人用珠宝和黄金做颜料,故宫用来修文物,手艺没人学住40平老屋】

不过细想想,当初的纸替代丝帛也是为了降低成本。但问题是你要临习古代的作品,用现代的工具显然不合适,还记得成语“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吗?可以间接地印证古纸上墨汁扩散较慢的结论,今天的宣纸,随便滴上墨就渗透了,请问如何体现古代高手笔力的功夫?

就好像拿着机关枪拍武侠片一样,和高手过招呢,想切磋一下功夫套路,你端起枪把人家突突了,那武功能提高吗?

有人说了,那我把字写得非常好,甚至和古人一样好呢?不好意思,那我也只能夸您“枪法好”,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样练得越好,反而离古人更远了。这里不谈创新,没有良好的继承,创新也是无源之水。

回到正题,发明纸是在东汉,目的是为了代替帛、绢和竹简。但是这几样都不怎么洇墨。所以,为达到爽快顺滑的书写效果,古纸必须多一步处理,将纸表面弄得光滑,同时降低吸水性。

毛笔字帖书香?写毛笔字,笔杆一定要握垂直吗?

以下为同时期的汉简和帛书。大家可以试试在竹片或者月饼盒的包装布上写毛笔字,体会一下古人写竹简和帛书的感觉。不过化纤包装布的缺点是憎水性太强了,又是一个反面极端,不差钱的朋友拿真丝制品试试也行。

湖南涟源有位司炉工,就是烧锅炉的,这是他的练字环境。这是他在菜板上写的字。

包装化纤布是网上随便找的,大概是这个意思。

怀素芭蕉叶清水练字我就不细讲了,漆盘和芭蕉叶是很光滑的,能够模拟出古纸的效果,清水干了还能重写。真是个好主意。

受到他的启发,我曾经在瓷砖上练字,瓷砖有格子,写完干了水龙头一冲,缺点是摩擦力太小,字太浮,我想,用新技术将瓷砖或者塑料板做好表面处理,也能达到古纸的效果,而且可以重复利用。这件事情需要材料方面的专家和造纸匠人合作,拿出样品反复实验考证。现有许多失传的手艺,经过研究实验复活了,所以造出真正古代用的书写纸,也不是不可能。

用这个思路再看报纸,报纸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印刷油墨是油性的,不吸水,尤其是整版广告的一面,加之报纸有一面相对光滑,所以我认为,用报纸写字还是很合适的。进阶的选择是手工毛边纸,再高档点用连史纸。

我建议尽量用“新”一点的旧报纸,晒过的报纸会变黄变脆,不要用沾过水的报纸,一是不平整,二是吸水性提高了,容易洇墨。缺点就是报纸本身花花绿绿的广告,使你看不清写的字。有人还特意把报纸弄湿,模拟现代宣纸的效果,实在是不明就里。那还不如用卫生纸练,吸水性一步到位。

怀素练书法买不起纸,栽上万棵芭蕉,以叶作纸。不知他老人家是在哪里找的一万棵芭蕉苗,又栽了多少平方米的地,我想种成香蕉岂不更妙,万棵香蕉挂满时,想他也吃不完,又可卖钱买纸,也可普渡众生。可能当时他还没吃过香蕉吧,待考。

写狂草每天得用不少叶子,合理开发还是能做到生生不息的。没墨汁卖的年代,每天要花时间磨墨,边磨边构思如何下笔,想好再写自然法度森严。叶的光滑可助草书之行云流水,还可擦了重复利用。看了怀素草书的《千字文》《四十二章经》,认识的字没几个,但很喜爱其书写的气势。在水泥地上写与怀素在芭蕉叶上写有相通之处,都极易练出行云流水的气势。呜呼,知吾者已涅千年。

家里非常穷才出家当和尚的怀素,很有可能用的是清水或者其他什么略带点颜色的水来练习,透明的清水往绿油油的芭蕉叶或者红色的漆盘上写,对比度很差,看久了眼睛都是一片红红绿绿的。这样都练出来了,你至少还有墨可用,如果你练不出来,可不能怪报纸。

写毛笔字,笔杆一定要握垂直吗?

关于握笔的说法实在太多,有的说的很玄乎,让人很迷糊,难以适从,不知所措。不妨换个角度说握笔。

握笔如同人的站立,行笔如同人的行走。起步之前立正站立,起步行走就要围绕站立这个姿态左倾右斜、前仰后合,在动态之中保持平衡。站立的姿态就是重心居中,行走的姿势就是重心向中,重心不离中、重心不过偏,就不会摔跤,掌握熟练运用自如就能行走如飞。

垂直握笔就是人的站立,这"立正"的姿态,在迈开步子之后就是"重心"、目标。行笔就是在左倾右斜前仰后合之中运动并不断"归正"。同理,如果没有左倾右斜前仰后合的"拔正步",一定会走得很累,走不了太远。始终保持握笔垂直,既做不到也没必要,僵直的腿走不远,僵握的笔无灵气。有书写实践的人大体都能体会,笔的行走姿势是变化的。

桌椅(胡床)进入华夏之前的古人写字之始,大都席地而坐,想像一下,这样的坐姿写字实在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如果握笔自始至终地僵直不变,简直就是折磨,怎么能写得了、写得好!

俗说“握笔无定法、握笔千古不易、善书者不择笔",没有什么不对,还是要看如何理解。一时理解不透没关系,多练多写出真知,时间一长就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了!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