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的字帖(字帖算书籍吗?)

admin 练字模板 2023-05-10 0 外国人的字帖(字帖算书籍吗?)

本文目录

  1.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真的是刘邦的后代吗?
  2. 灯笼的创意说明?
  3. 中国书法在世界上的艺术地位有多高?
  4. 中国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他们是怎么识字的?
  5. 字帖算书籍吗?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真的是刘邦的后代吗?

中国历史上,出皇帝最多的无疑是刘姓,他们缔造了N个政权,东汉只是其一。借着这个话题,我把所有刘姓王朝都给大家罗列出来,供大家收藏参考,也领略一下刘氏王朝的宏大。

光武帝刘秀与刘邦的关系

刘秀是汉景帝刘启的六世孙,所以,他是货真价实的刘邦后人。有没有可能出现“掺假”现象?不可能!

刘秀的身世非常明确,他是西汉舂陵侯世系,也就是长沙王刘发的后人。

刘发是汉景帝的第六子,生母唐姬。唐姬原是程姬的侍女,有一天汉景帝临幸程姬,结果正好赶上程姬“不方便的日子”,只好让唐姬代替,于是生下刘发。

刘发比他爹汉景帝还能生,汉景帝生了十四个儿子,刘发生了十六个。其中第十三子刘买,被封为舂陵侯,他就是刘秀的高祖。

刘买的嫡长子刘熊渠继承舂陵侯,刘秀的曾祖刘外不是嫡长子,所以没了爵位。不过,宗室子弟总会有特殊待遇,刘外因此做了郁林太守。

刘秀的曾祖刘回,则又降了一格,做了巨鹿都尉。到刘秀的父亲刘钦,再将一格,当了个济阳县令。

刘秀哥仨,大哥刘縯,二哥刘仲,刘秀是老三,这哥仨都没做过官。刘秀在王莽的新朝上过太学,回乡后帮助舂陵侯刘敞做“职业经理人”。

刘秀与舂陵侯嫡系关系很近,他与哥哥刘縯起兵时,家底就是整个舂陵侯家族。刘秀称帝后,还册封了刘敞的儿子刘祉为城阳王。

另外,刘秀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其实跟他也算是“沾亲带故”。郭圣通的舅舅刘杨,是汉景帝的第十四子长沙王刘舜的后人,按辈分,刘杨比刘秀低一辈。

后来刘杨谋反,制造了一个图谶——赤九之后,瘿杨为主。瘿,就是大脖子病,刘杨有大脖子病,所以瘿杨就是指他自己。赤九,就是指刘家第九代,汉朝天命“火”,尚红色。刘家第九代谁是皇帝呢?刘秀。所以这句谶语意思是:刘秀该歇歇了,轮到刘杨坐龙椅了。

刘秀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其实跟他宗室子弟的身份有很大关系。因为当时流行“汉室复兴”的说法,很多有野心的人,不惜篡改身份,也要往刘邦身上贴。

假如刘秀身份也是假的,他不可能编造这么清晰的世系,太容易揭穿了。所以,刘秀是刘邦的后代,没有任何争议。只是,刘秀不是西汉皇室嫡系,所以登基后,刘秀认汉元帝为父,“夹塞”进了嫡系。

可以确认世系的刘家六大王朝

首先强调一点,我们称刘邦建立的朝代叫西汉(或前汉),称刘秀建立的叫东汉(或后汉),事实上当时并没有这个叫法,人家一律叫“汉”,东汉、西汉,以及后来的“某汉”,都是我们后人的称呼。

从刘邦开始,中国至少有六个世系明确、有年号、有影响力的政权。

1.西汉政权

西汉历经10世14帝(含三位废帝),合计210年。公元八年,王莽受禅登基,改国号“新”。

2.东汉政权

东汉由光武帝刘秀建立,历经8世14帝(含两位少帝),合计196年。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给曹丕,曹魏建立。

3.玄汉政权

玄汉政权只有一位皇帝刘玄,历时2年。刘玄也出自舂陵侯系,与刘秀是族兄弟。刘玄与刘秀同为反莽义军“绿林军”的一员,公元23年,刘玄被推举为皇帝,并于当年推翻了新朝。

公元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被杀,玄汉政权灭亡。

4.建世政权

建世政权就是赤眉军建立的政权,皇帝叫刘盆子。刘盆子是西汉城阳王刘章的八世孙,齐王刘肥(刘邦庶长子)的九世孙,按辈分他比刘秀低两辈。

刘盆子的这个皇位来得很打脸,他被赤眉军强行俘虏的,在军中当了一个放牛娃。赤眉军学绿林军,也要建立政权,按照“汉室复兴”的舆论,想拥立一个宗室子弟。于是在军中找到三个候选人,让他们抓阄,刘盆子的皇位就是抓阄抓来的。

不过,刘盆子的建世政权也仅仅存在了2年,就败于刘秀之手。

5.蜀汉政权

蜀汉政权是昭烈皇帝刘备建立的政权,虽然一直以来人们对刘备的身世有质疑,按主流观点,刘备是汉景帝第八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十六世孙。

蜀汉政权历时43年,两位皇帝,被司马氏所灭。

6.刘宋政权

刘宋政权很特殊,皇帝虽然也姓刘,却没有用“汉”这个国号。大概因为他们不是刘邦后人,没必要凑热闹。不过,刘宋政权与“汉”政权也是同根同祖,他们是刘邦的幼弟楚王刘交的后人,都是刘太公的后人。

刘宋的创始人刘裕,是刘交的二十一世孙。刘宋王朝历经4世9帝47年,被南齐取代。

其他刘姓王朝

除了以上六个刘家王朝,历史上至少还有以下几个,号称高祖血脉的子孙,所建立的“汉”王朝。

1.赵汉政权

刘秀当年在河北的对一个对手,就是赵汉政权的皇帝“刘子舆”。这位刘子舆号称是汉成帝的遗孤,其实真名叫王郎,或王昌,一位江湖算命先生。他编造了一段自己的离奇身世,得到河北豪强势力认同,居然被拥立为帝。因为都城在邯郸,所以后人称其为“赵汉”。

赵汉政权仅仅存在了半年时间,就被刘秀消灭,王郎被杀。也有非主流观点认为,王郎就是汉成帝的遗孤。

2.卢芳政权

相对于王郎,这位卢芳更无耻,他也声称自己是皇室后裔,名叫“刘文伯”,其曾祖母是匈奴浑邪王的姐姐,嫁给汉武帝做了皇后(笑死我了)。玄汉政权灭亡后,卢芳靠这个故事,骗得匈奴和北方豪强的支持,在五原郡登基称帝。

由于刘秀四面征战,根本没时间对付偏远的卢芳,这伙计居然当了十年皇帝。建武十二年,在汉军的政治攻势面前,北方豪强集团分裂,走投无路的卢芳逃亡匈奴。

3.刘婴政权

刘婴(孺子婴)是西汉最后一位太子,汉宣帝的玄孙。王莽改朝换代后,将自己的孙女嫁给刘婴,封“安定公”。王莽被杀后,刘婴受到一个叫方望的人蛊惑,跑到甘肃临泾,在那里登基称帝。

不过,这个政权短得让人不好意思提,仅仅一个月就被玄汉政权灭了。

4.刘永政权

刘永是西汉梁王刘武的后人,刘玄称帝后,复封他为梁王。刘玄死后,刘永在梁地称帝。刘秀在消灭建世政权,和邓奉叛乱后,目标就对准了刘永。

刘永在刘秀的持续打击下,也仅仅存在了两年,在逃亡途中被部下当作投名状,献给了刘秀。

5.汉赵政权

这个汉政权比较有意思,创始人叫刘渊,匈奴人。刘渊号称,当年高祖刘邦派公主与匈奴和亲,他就是公主的后人。其实很扯淡,西汉跟匈奴和亲的公主,都是“冒牌货”。刘渊的“汉”后来被他的侄子改为“赵”,所以史称“汉赵政权”。

刘渊同族的后人中,还有一个牛人叫“刘勃勃”,后来改姓“赫连”,即大名鼎鼎的“赫连勃勃”,他创建了大夏国。

“汉赵政权”和“大夏政权”,也都各自存在了二十多年。

6.后汉、北汉和南汉

这三个“汉”政权,跟刘邦没有一毛钱关系,纯粹蹭热度。

后汉开国君主刘知远是沙陀人,他所创建的汉政权仅仅传了两代4年时间,就被后周取代。

后汉灭亡后,刘知远的堂弟刘崇,在太原称帝,沿用国号“汉”,史称“北汉”。北汉投靠契丹人,与北周、北宋对抗多年,著名的杨继业,最早就是北汉的将领。28年后,宋太宗亲征,攻克太原,北汉灭亡。

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岭南地区的一个割据政权,第一任皇帝叫刘?。南汉这个刘氏,有人说是中原人士,也有说是阿拉伯移民,没有证据表明他们跟刘邦有血缘关系。

南汉和北齐,恐怕是中国历史上“一对奇葩”王朝,对自家兄弟凶残得让人怀疑,他们的基因是不是被牲口窜了。南汉历时3代4帝54年,被北宋灭亡。

本人学识有限,或有不全,请大家补充,文中图片资料有需要的可以私聊我索要。

灯笼的创意说明?

1、灯笼寓意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可以营造一种喜庆欢乐的氛围。每逢过年时都要准备上一盏红红的灯笼悬挂在门庭或屋中。红红的灯笼在大年三十夜里点燃悬挂于门庭或屋中既照亮了黑夜又照亮了全家人的祥和幸福。

2、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国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然而,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国际地位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灯笼”有了认同感,他们把它看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而给予尊重。

中国书法在世界上的艺术地位有多高?

中国书法在全世界具有德天独厚的地位。她是我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继往开来,勤劳勇敢,振新强国的传承文化艺朮。即世界东方一个文明伟大的中國!

中国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他们是怎么识字的?

当今世界的流通文字中,除了中、日的汉字以外,其它的都是表音文字。表音文字的特点是,字母数量有限,如果你知道每个字母的发音和拼读规律,基本上可以把一个单词读出来。但是汉字是表意文字,除了部分形声字体现表音属性之外,大部分汉字是不能表音的。因此,古今中外的人在学习汉字的时候,就要想一些办法来标注读音。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汉字注音的历史。

古代注音

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都在一定程度上象形,看到这个字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自然也能知道它的读音。秦始皇时期,为了刻写方便出现了隶书,汉字的字形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很难看出象形的元素。到了汉代,帝国逐渐强盛,汉字的学习者也在增加,不仅仅局限在皇族贵族。于是,产生了最古老的汉字注音法——直音法。

【直音法】

在“直音法”之前,就有一种对汉字粗略注音的方法,叫“读若法”。“读若法”最早出现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它有一个缺点,“读若”即“读音类似”,而不是“读音相同”,也就是说这种方法注音并不准确。在《说文解字》中,“读若法”只用来标注那些生僻的、不常用的汉字。

东汉末年产生了“直音法”,也就是用读音完全相同的另一个字表示这个字的读音。相比于“读若法”,“直音法”是一种进步,因为它是真正意义上对汉字读音的标注。但也有缺点,有些读音只对应一个汉字,比如“命”,“死”,就没法使用直音法。中国汉字的音节特别多,加上音调就更多。至少每一种音掌握一个常用字,才能使用直音法。

【反切法】

“反切法”的起源有很大争议,一般认为起源于汉末,完善于隋唐。从隋唐时期的《切韵》,以及宋代的《广韵》《说文解字注》,到《康熙字典》,都在用这种“反切法”为汉字注音。所谓“反切法”,就是找两个汉字,把它们的读音一刀切两半,一个取声母,一个取韵母和音调,拼在一起,就是目标汉字的读音。比如,在《康熙字典》中,“玄”字就是“穴员切”。

这种方法比“直音法”更科学,只需要了解汉字有多少个声母、多少个韵母(加音调),就能拼出所有汉字。但也有缺陷:一方面音调和韵母没有完全分离,另一方面对于有些读音复杂的汉字,这一刀切在什么地方,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方案。比如,“穴”和“员”,即可以切出“玄”,还可以切出“贤”。有一些字的争议是比较大的。

【小儿经】

公元7世纪中期(中国唐代),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崛起。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到中国(以西北地区为主)传教,很多汉人从那时起被同化,成为现在的“回民”。这些“被同化者”的孩子从小接受伊斯兰文明的教育,学习阿拉伯文字和古兰经。阿拉伯文成了当时对中国影响第二大的字母文字,仅次于梵文。

阿拉伯文是字母文字,可以用来标注汉字的读音,帮助“回民”的小孩子学习汉字,成为最早基于外文字母的“汉语拼音”。由于主要是小孩子在用,因此也叫“小儿经”。后来很多不识字的“回民”也使用“小儿经”来书写自己的语言。“小儿经”成型时间较早,而且主要用来标注汉字的“西北方言”读音,在推广普通话和汉语拼音的现代逐渐走向衰落。

近代拼音

【威翟式拼音】

威翟式拼音(Wade-Gilesromanization,也叫威妥玛式拼音),是1867年,由英国学者ThomasWade(1871年任英驻华大使)创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罗马字母表达汉字(普通话)读音的系统。1892年,英国对华外交家HerbertAllenGiles对这套拼音做了略微改动,使其更加完善,并以此为基础编写了世界上第一套对汉字进行注音的汉英百科字典。

威翟式拼音在国际上十分流行,其地位仅次于我们目前使用的“汉语拼音”。国际社会在接受“汉语拼音”之前,一直使用威翟式拼音书写中国重要人物的名字,比如“MaoTse-tung”。中国台湾,新加坡的华人目前也在使用这套拼音。(台湾是三拼共用,后面我们会介绍。)威翟式拼音最大的特点是,用'来表示送气音。比如,“t”代表“d”,“t'”代表“t”,字母“d”在威翟式拼音中不存在。究其原因,可能是作者考虑到中国人在发“d”音的时候,声带不会振动。但事实上,从发音效果来看,还是使用字母“d”更准确一些。

【注音符号】

“注音符号”(ㄅㄆㄇㄈ)最早是章太炎先生按照“反切”的原则创造的记音符号,用汉字本身或一部分作为声母或韵母,拼在一起为汉字标音。北洋政府教育部以此为基础,1912年通过这套注音方案,1918年正式使用。

“注音符号”是近代汉语各种拼音中,唯一没有使用外文元素的拼音方案,所有的字符都是汉字的衍生。比如“ㄅ”这个符号,就是“包”的一部分,在注音符号中表示“b”音。“ㄠ”和“幺”(yao)相同,这里代表它的韵母“ao”。这套方案优点是可以更准确地表示每一个声母和韵母,而且基于汉字,对初学者而言更容易,不用再单独学习外语字母。目前中国台湾仍在使用这套方案为国语(普通话)和台语(闽南话)注音。中国大陆1958年的“汉语拼音”取代了这套“注音符号”,但《新华字典》上仍保留了这套符号,与“汉语拼音”同时使用。

【国语罗马字】

“国语罗马字”是中国人自己的第一套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最早由赵元任提出,包括林语堂在内的学者们共同制定,于1928年正式使用。它的特点是,用不同的字母组合表示普通话四个音调,而不用音调符号。比如,“an”这个音,本身“an”表示一声,“arn”表示二声,“aan”表示三声,“ann”表示四声。如此,可以消除汉语声调的烦恼。比如“山西”和“陕西”,用汉语拼音转写就完全相同,所以参考这套“国语罗马字”,用“shaan”表示三声的“陕”,来区别这两个省。也正是如此,这套拼音学习来很麻烦,每个韵母要学四种写法,规律还不统一。因此,远不及“威翟式拼音”流行,在大陆被1958年所创立的“汉语拼音”取代,在台湾于1986年被另一套“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所取代。

【耶鲁拼音】

“耶鲁拼音”(YaleromanizationofMandarin)是1943年美国军方委托耶鲁大学汉学家乔治肯尼迪编制的一套拼音方案,对将要去中国参加抗日战争的美国士兵进行短期汉语培训(地点就在耶鲁大学)。二战结束以后,耶鲁拼音就成了美国人学习汉语普通话的辅助工具。直到1982年,随着“汉语拼音”成为国际标准,耶鲁拼音就很少被使用了。耶鲁拼音也被用于拼读汉字的粤语发音,使用比较广泛。

现代拼音

【汉语拼音】

(本文之后所提到的所有“汉语拼音”,都是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汉语拼音。)1950年,周有光先生带领他的团队,在1928年的“国语罗马字”方案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并于1958年正式发表。周先生是一位语言学家,曾留学日本,二战后在纽约和伦敦都工作过。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在复旦大学教书。2017年1月14日,周先生离世,享年112岁,是位相当长寿的老人。

周先生的这套拼音方案在国内外认可度极高。无论是中国小孩子学习汉字,还是老外学中文,抑或是中国的人名地名转写成拉丁文字,都离不开这套拼音。1982年,这套拼音成为国际标准。周氏汉语拼音方案的优点是,拼写简单,同样的读音,周氏汉语拼音通常会比其它拼音少用一个字母。而且除了“ü”之外,几乎用不到辅助符号,与拉丁字母的吻合度较高。缺点是“jqx”三个字母莫名其妙地发出了“鸡七西”的音,而且个人认为“yiwuwo”这类读音声母和韵母有重复,可以进一步简化。

外国人的字帖(字帖算书籍吗?)

【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与【通用拼音】

由于“国语罗马字”四声调韵母系统较复杂,大陆1958年推出了“汉语拼音”,台湾地区在1986年1月28日推出了“国语罗马字”的替代版本。它参照“国语罗马字”的一声部分,做了少许改动。由于和“注音符号”(ㄅㄆㄇㄈ)并行使用,这套拼音方案被称为“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注音符号”被称为“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再加上民间习惯使用的“威翟式拼音”,形成普通话“三拼共用”的现状。

“通用拼音”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的衍生产品,于2002年被台湾教育部采纳,并取代后者。但这套拼音使用时间不长,2008年9月16日,台湾正式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普通话官方拼音。“通用拼音”成了过渡产物,而事实上,它与“汉语拼音”也是极其相似的,不同之处极少。

【西里尔拼音方案】

建国以后,我国受苏联影响,有一段时间曾试图出台一套西里尔字母(也叫斯拉夫字母或俄语字母)拼音方案。这套拼音方案,不仅仅是为了标音和输入,而是为了取代汉字成为汉语的书写系统。后来中苏交恶,这套方案还没落实就搁浅了。

由于没有官方版本,西里尔拼音方案的民间版本甚多,难辨真假。虽然我们不使用它,但很多中国的人名地名需要用西里尔字母转写,在俄语这样的语言中使用。俄语有一套转写方案,也比较简单。比如,“guai”这个拼音,转写成“гуай”,都是一一对应的,懂俄语的朋友应该很熟悉。其它斯拉夫语族语言的转写方案也都类似,只是几个字母发生变化而已。

方言拼音

很多方言都有过自己的拼音方案,主要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时候,为了转写当地方言所编写。中国大陆的很多方言由于历史上没有官方的拉丁化方案,加上推广普通话对方言造成的冲击,大部分方言已不再去考虑“拼音化”。

【粤语拼音】

粤语是除普通话以外,拼音系统最完善的方言。早在殖民时代,英属香港和葡属澳门就各自有一套拼写当地粤语的拼音方案。1958年正式投入使用的“耶鲁粤语拼音”相当流行,尤其是国外讲粤语的华人和学习粤语的老外大部分都在使用这套拼音方案,直至今日。

1960年,广东省教育部门一口气出台了四套拼音方案,分别是“广州话拼音方案”,“潮州话拼音方案”,“梅县话(客家话)拼音方案”和“海南话拼音方案”。很可惜,除了“潮州话拼音方案”之外,其它三个都没有广泛应用。尤其是当1993年香港语言学会颁布了这套粤语拼音(“粤拼”)之后,全国的粤语使用者都改用这套拼音方案。事实上,国内通用的“粤拼”和国外通用的“耶鲁粤语拼音”差别并不大,只有三个声母和三个韵母不一样。

【闽南语拼音】

刚才我们介绍过的“注音符号”(ㄅㄆㄇㄈ),在大陆只存在于字典中,在台湾仍是官方承认的普通话拼音之一。此外,这套“注音符号”还被用来拼写“台语”,也就是台湾闽南话,只不过增加、减少了一些字母,来对应闽南语和普通话的差别。

除了“注音符号”以外,台湾教育部2006年推出了一套“台湾闽南话罗马字拼音方案”,简称“台罗拼音”,取代之前使用的罗马字拼音方案,作为官方闽南语拼音,用来拼读闽南语汉字,一直沿用至今。

总结

中国方言很多,从古至今的“拼音方案”也不少。这些拼音方案都是平等的,没有熟好熟差之分,都是辅助学习汉语的工具。相比之下,还是学好我们的语言和文字更重要。虽然“汉语拼音”、“粤拼”这类方案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但都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先人对汉字注音的贡献不可忽视。

字帖算书籍吗?

字帖不能够被算作书籍,因为字帖其实主要是一种临摹的工具,它是用来进行练字提升自己字迹的质量。而且他也没有什么阅读的价值,所以不能够被算作书记,只能被算作一种学习工具。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