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五言字帖(有篆书风格的隶书字帖?)

五言隶书春联集锦有什么?是要隶书春联的?

花开富贵竹报平安横批:福瑞呈祥心宽能增寿德厚可延年横批:新春大吉.财源若海顾客盈门横批:开业大吉公平有德和气生财横批:财运亨通江山千古秀天地一家春横批:庆新泽和谐社会民心畅秀丽江山国祚祥朱笔题名于雁塔绿风摇柳动莺声朱红春帖千门瑞翠绿柳风万户新朱门北启新春色

隶书五言字帖(有篆书风格的隶书字帖?)

曹全碑隶书五言对联联?

曹全碑隶书五言,祥光临福地。

曹全碑隶书无言,喜气入华堂。

曹全碑隶书无言,物华长安乐。

曹全碑隶书无言,人寿大吉祥。

曹全碑隶书无言,好景同春到。

为什么要把隶书写出金石气?

隶书写出金石气是当下隶书的流行风,究竟是好是坏,让我作如下简单分析

先从隶书之正道说起:隶书以汉隶为宗,尤以东汉成熟的隶书面貌为经典,这一时期的隶书气象正大,庙堂气息扑面而来。

你看

这是乙瑛碑,点画笔法非常规范而有力度。

再看

这是礼器碑,点画笔法瘦劲而韧性,结体开张而自然。

再看

这是曹全碑,笔法非常内敛,结体非常舒展,像不像大雁展翅似的。

以上三碑,可以说是汉隶经典的经典,大凡学隶有成就者,没有绕过不临这三碑的吧。

我们总结一下这三碑的共性特点,点画遒劲,笔法纯熟规范,结体正气规范。

但我们没有金石气的感受吧。

什么是金石气呢?

你看

这是张迁碑,这是不是金石气?

再看

这是石门颂,这是不是金石气?

以上两碑帖应该说个性风格更加强烈,前者刚硬拙扑,后者恣意任性,虽然面貌不同,但都是被大家认为是有金石气的典型。

其实,金石气并不是隶书的内质的东西,就这两碑帖而言,你如果看到张迁碑原碑石刻,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同样道理,石门颂是刻在山崖之上,字刻在山石上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日晒。后人拓印出来自然已是面目失真,而多了的所谓的金石气。

这些字外附带的东西,使得多少人着迷,尤其当下流行隶书创新,把一些隶书点画笔法纯正的书家贬为俗隶

比如:

这是任政先生的隶书,这其实是纯正汉隶应有的本真,是隶书的正统风格,却被认为是俗隶,无隶书新意。

再看

借用这幅作品,隐去书者姓名,有人认为这是金石气,有创新、有隶书味道,可以说现在很流行。

我要说金石气可遇不可求,吴昌硕当年写篆书,写石鼓文,那是功夫到了,笔下出现貌似刻在青铜器或山石上的效果,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金石气,这是功到自然成,是真正的金石气,理应提倡。

而倘若我们不懂这个道理,硬生生要弄出个金石气,真有点得不偿失,就像最后一幅作品一样,生硬干枯的点画,却浮在纸上的力哪里来金石气呢?这种所谓的金石味到头来是越写越难看,走进死胡洞。类似的金石气还有很多种表现,大家不妨留心看看,在我们身边是不是很流行。

这种金石气非但没有必要,而且是背离隶书正道,于隶书没有好处。

有篆书风格的隶书字帖?

伊秉绶的隶书从汉碑中摄取神理,用笔劲健沉着,结体充实宽博,气势雄浑,格调高雅。伊氏自己总结为:“方正、奇肆、姿纵、更易、减省、虚实、肥瘦,毫端变幻,出于腕下……”。

其所作楹联、匾额,从行款到结体,极富疏密聚散之变化,于遒劲中别具姿媚,个性鲜明,横平竖直。他用篆书的笔法来写隶书,笔划圆润、粗细相近,没有明显的波挑。章法极有特色,字字铺满,四面撑足,给人方整严谨的装饰美感,且梁章钜对之有“愈大愈壮”之评。

?

伊秉绶《隶书“政成心逸”五言联》

释文:政成原竹素,心逸对梅清。款署:书为柳溪四兄雅正。默庵弟伊秉绶。

?

学习隶书,各位老师有什么好建议?

初学隶书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选帖

初学者建议先从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等平整一路碑帖练起,这几个碑帖字形平正,结构严谨,具有汉隶典型的特征,比较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

而后,可以学习张迁碑、石门颂、衡方碑等欹侧古拙风格鲜明一路的碑帖进行学习。

二、临帖

临帖首先要会读帖。读帖不是看帖,看,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读,才是体味其中奥妙。读帖不能像看小说,不动脑,更不能不动手。动脑,就是要琢磨字帖,也就是专业术语里讲的“形质”,帖上的字的点画、结构和章法,都是看得到的。就是要观察和分析它的提按、顿挫、疾徐、藏露、方圆的用笔技巧。

临帖,特别是汉碑不必刻意追求点画上的分毫不差,而应注重学习用笔的方法和书写技巧。临帖固然要尽量的和原帖“像”,汉碑上的文字经过雕刻的二次加工,以及大自然长时间的侵蚀风化,点画的细节本来就会有丢失,所以不必刻意追求与原帖分毫不差,而更应注重追求“气”与“神”上的像。

三、创作

在掌握了基本的用笔方法以后,可以常识边临习边创作,创作不要刻意追求或模仿某种风格,在你熟读百帖,临帖诸家之后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以上三点建议仅供参考,祝学书有成!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