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小楷字帖?想重新开始练习小楷,该练习谁的字帖好?为何?

本文目录

  1. 字不好看,想练好楷书,能推荐一些字帖吗?
  2. 硬笔行草字帖有什么推荐的吗?
  3. 草书千字文谁的最好?
  4. 魏晋小楷的字大小不同,放在一起又好看,如何理解与学习?
  5. 想重新开始练习小楷,该练习谁的字帖好?为何?

字不好看,想练好楷书,能推荐一些字帖吗?

我是一人。好大的问题,漫无目的的问题。

有些问题,看上去提问者不是非常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问题问的太大,有一种就算告诉你很详细的答案或者方案,也只是问问而已不会真的练。

书法的最大诀窍就是:持之以恒。要想字变好起来,就要有心里准备。肯定要认真和吃苦,花费大量时间的。

虽然我嘴上说,提问者不够诚恳,但是还是要尽可能的说一些有用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你也能够坚持练下去。

初学楷书,推荐学欧体。

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是按照出生早晚排列,不是按照水平排列的。

他们的楷书水平是旗鼓相当的,虽然向你推荐欧体楷书,但是不要胡吹欧体欧阳询。

欧阳询的欧体楷书,历史上学的人特别多,超过其他三家。而且学欧体,学到历史留名的人也不少。然而在楷书四大家中,晚唐柳公权的柳体是相对来说最不容易学的,更有“自古学柳无大家”这个说法。所以初学楷书一定不要学柳公权的楷书。

我个人是推荐学欧体。除了上面原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欧体楷书的老师比较好找。

今人字帖,田英章的教材。

继庞中华先生之后,我国人气最大的书法家教育工作者是田英章。田英章和庞中华一样,争议很大。田英章他练的是欧体楷书,有些人喜欢叫田楷。不管是不是吹捧还是贬低,初学书法选田英章字帖,在现在看来肯定是没有错的。

田英章已经把楷书“现代化”,田英章的字帖,可以理解成教科书,也就是田氏欧楷练习教材。

如果是初学者,想把字写得比大部分人好看。我个人是比较推荐田英章的字帖,也就是田英章的楷书教材的。

上图是田英章楷书的单字,下图是田英章楷书基本笔画示例。

现在像田英章从事书法培训教育的书法家,他们的字帖都非常的详细,从一笔一画开始。先基础笔画,后偏旁部首,再整一个字。这个比古人的一个碑文,更适合初学者学习。

有些人质疑,学田英章的字不好。学得太认真太深入,容易把字写死板了,会千篇一律缺少变化。这些就多虑了,当你能够把楷书写出来,写得自己能够看下去,再说其他的。

古人字帖,欧阳询碑帖。

欧体楷书的缔造者,欧阳询。因为欧阳询,才回有欧体。可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欧阳询的字帖,并不是很友好。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帖,虽然是学习欧楷最重要的字帖,但是对初学者来说难度比较大。一是年代久远,字迹不够清晰。二是还是年代久远,有些笔画和我们现在不同。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初学者最好不要练,没有老师指导的最好也不要练。

如果真的不喜欢田英章的字或者其他原因,那么还是先学一段时间田英章,把基础笔画的运笔方式学一些,这样你才有基础,摸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每个字怎么写的。

如果连写出每个基础笔画的“笔法”都不知道,你是不能看不起田英章的字,更是不可能体会到欧阳询字的妙处的。

流传千古的字帖当然好,但是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有人说从零开始学欧阳询,不通过任何人的帮助,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学到东西的。

一人有感

书体有五种,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其中楷书是最容易看出不足的书体。这不是说楷书是五种书体中最难的,楷书好与不好,不同的人好坏评价不会相差太大。

楷书是需要花时间下苦功夫的,骗不了别人也骗不了自己。

连笔小楷字帖?想重新开始练习小楷,该练习谁的字帖好?为何?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的客观求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硬笔行草字帖有什么推荐的吗?

硬笔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这不难理解,偏楷叫行楷,偏草叫行草。至于选择什么贴,建议是选择古贴,到源头取水嘛,现代的名家也都是学习古人的,干脆直接学古,可以借鉴今人学古的方法。举个例子吧,在学校里学生是要向书本学习的,但是也要向老师讨教啊。所以,直接学古就如同自学,借鉴今人就如同向老师求教。

那么我们选择什么古贴呢?这个很好办,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比较发达,我们可以在网络里搜罗各种行草法帖,你看哪个有眼缘,哪个最符合你审美你就选哪个临习?不是固定的。因为古代那些著名书家都是具有很高造诣的,只是风格不同罢了,哪一个都是值得学习的。个人喜好不同,所以,在选择上因人而异。

说到硬笔行书,不少人抨击硬笔,甚至贬低硬笔,认为硬笔根本不需要学习,毛笔学好了,硬笔自然好。我认为,这句话是有偏见的,毛笔与硬笔它本身就是两种不同的书写工具,材质,性能都各不相同,他们只是用来做同一件事罢了,怎么就不需要去学习呢?就比如同是射击,你会用枪,弓箭你就一定会用的好吗?简化字是时代的需要,硬笔同样也是时代的产物。如果以实用为主的话,硬笔是相当方便的,如果去表现书法艺术,硬笔通过一定的练习是可以表现出不同美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硬笔与软笔所针对的都是中国汉字,因此彼此是互相影响的,但是不能片面的说哪种不需要学习。

草书千字文谁的最好?

南朝梁的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为了让诸王学习书法,令殷铁石从王羲之的字中拓出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又令周兴嗣将这些字编写成有内容的韵文。传说周兴嗣一夜之间编写出《千字文》,因用脑过度,竟然鬓发皆白。

《千字文》涵盖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诸多方面的知识,是我国古代启蒙教育的最佳读物。它和以后仿效而成的《百家姓》、《三字经》,并称“三、百、千”,为“三大蒙书”,深受社会欢迎。

自古至今,书法名家都有《千字文》写本传世,作为习字范本,提高了它的知名度。

在《千字文》的诸家写本中,要说草书《千字文》谁的最好,颇费踌躇。草书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别,更有审美趣味与习惯之不同,要说哪个最好,很难称量,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即是此理。

以本人的学书经验和眼光,权且回答如下,只是见仁见智罢了:

一、入手学章草,以赵孟頫《章草千字文》为容易。此帖中规中矩,不失古法,易于上手。

若已有章草基础,欲深入学习,则有近人王蘧常先生的《章草千字文》甚好。

章草是极具古意的一种书体,学习难度大,是诸书体中少人问津的“禁区”。王蘧常之章草古拙扑厚、化古为新、意境高远、自成格局,使章草一体推陈出新,大放异彩。

海上书画名家謝稚柳先生评价王蘧常章草说:“是章草,非章草,实乃遽草,千年以来一人而己。”可见其人在章草书上的地位。深入研习蘧草,再上溯史游、皇象、索靖,即可名家。

二、今草千字文

智永《真草千字文》和《怀素小草千字文》,同出自二王一脉,均是今草上乘佳作。而智永所书齐整,与怀素小草千文相比,自由率意程度稍逊。

《怀素小草千字文》,前人称一字一金,被誉为“千金帖”,为唐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怀素六十三岁时所书。

此帖古朴淡雅、苍劲静穆、字字规矩、温润如玉,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是其经狂风暴雨、波澜壮阔式的狂草书写后“复归平淡”,臻于炉火纯青、进入极高境界的成功之作。

近代草书大家于右任先生评价该帖:“此为素师晚年最佳之作,所谓’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意境似之。”

近代帖学大家沈尹默在临摹该帖后,作跋语说:“素师此书笔笔有意而神韵淡远,极书家之能事。自来草书当推此帖为第一。余近来数数临摹,略能窥其用笔之意。锲而不舍或有企及之望,然正未易言也。余年已六十五矣,对师能无愧矣!”沈氏晚年,锲而不舍,数数临摹,欲无愧于素师者,正是此帖!

钟情草书者,于怀素此帖用足功夫,身手自是不凡!

三、狂草千字文

学书人能进入狂草领域者不多,历代传下来的作品也很少。史上能光耀千秋者,还是出自颠张醉旭。怀素《大草千字文》和张旭残碑《断千文》乃狂草双璧。

较之二帖,素帖精神有逊张旭,然机势自然,且为完璧,无一字缺失,学者师法极为方便。

张旭《大草千字文》残本,清刘熙载有“雄古深邃,邈焉寡俦”的评语。怀素《大草千字文》,学者尚能师其一二,至如张旭《断千文》,则恍若仙跡,神鬼莫测,对之无所措手足,恐成绝响,后无来者矣!

张长史《大草千字文》,千年巨制,而成残碑,仅存240字,惜哉!

魏晋小楷的字大小不同,放在一起又好看,如何理解与学习?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魏晋小楷的字大小不同,放在一起都很美,怎么去理解和学习呢?”魏晋小楷字大大小小不同,这确实是魏晋时代书法的一个特点,我们掌握的时候啊,千万要注意,一定要从一个帖的整体出发,理解他在一个帖里面的位置和特点,不要把它单独的看成是大或者是小,或者把他写的一模一样,因此我们从2点来说。

第一点,要注意字帖整体布局特点

第二点,要注意笔画结构用墨的变化

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特点出发来谈谈如何理解魏晋书法的笔法。

你的这个问题提的好,事实上我们看唐代的书法家写字也不一定全都是每个字都写得一样大,比如说欧阳询的字大大小小还是有穿插的,有些字特别大,有些字特别小,我们在《九成宫》这个字帖里边就可以找到很多大小不一样的字。例如“凿”这个字,在《九成宫》里边是最大的一个字,又例如“云”、“不”、“日”、“之”等等是《九成宫》里最小的字。但是,像《九成宫》中字写的有大有小,这样的例子确确实实也不是太多。

这是钟繇《宣示表》中的字注意看笔法、笔势的变化

总的来说,欧阳询的字基本上接近于魏晋的风格,到了颜真卿,他的字写的圆圆满满,字径大小都差不多一样了,不管这个字的笔画是多还是笔画少,不管这个字长字写的是长还是短,他都写得非常开张满格,后来,柳公权的字,也写得跟颜真卿一样。这是唐代书法的特点,但是相比较而言,我们在王羲之的书法,特别是在钟繇书法的字帖里边,看到的字确确实实是大小错落,甚至于大头小尾巴,显得非常的活泼可爱。

我们知道,楷书是从隶书里边而来的,那么像钟繇把字写的大大小小错错落落的,是不是隶书里边都是这样的,也不一定是。

在隶书这个书法体系里边,也是像篆书一样,有的写的大小很匀称,有的也是大小穿插的错错落落的,到底钟繇的书法是继承了哪一个传统,今天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我们从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最早在汉代中期到三国时代这一段时间,都已经产生了楷书的迹象,这些书法是许多书法家分别创造出来的,因此,这一时期的书法就像隶书多姿多彩一样,每一个书法家都有个人的色彩,而且这种色彩确确实实是五彩斑斓的,钟繇就是这五彩斑斓中的书法风格之一。但是到了唐代,书法逐步的趋向于统一了。

欧阳询的《九成宫》字虽然有大小安排,但是笔法趋于统一非常明显

这个统一有两个方面的统一。第一是归于楷书这样一个体系,第二是在楷书里边归于王羲之和钟繇这样一个书法体系,这样一来,书法学习继承传统的面就会逐渐的缩小范围,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在唐代之前,我们的书法家可能有100个老师,100个风格,但是唐代之后,可能也就是四五个老师四五种风格,然后再往下缩,缩到三四个风格了。所以唐代以后的楷书,比较接近的成分就很大,多姿多彩的情况就越来越少了。

从书法的艺术性上来说,我们认为,唐代以后的书法在逐步的走向套路和僵化,而唐代之前的书法却是绚烂夺目,多彩多姿的,所以魏晋时代的书法,特别是魏晋的小楷就显得灵动剔透,活泼可爱充满着朴实和浪漫天真的这样一种气息,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些书法的时候,一定要感到它的趣味的存在,这种趣味我们要从整体上来理解,它不能从单独的一个字上来看,因为单独的一个字它的写法,我们在临摹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它写得大一点,也可以把它写得小一点,或者把所有的字都写得一模一样,大来消除原来的大小排列这样一个风格和原汁原味的趣味,这是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来调整的。

钟繇《宣示表》中的单字,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大小宽窄,长短笔画的粗细变化比较丰富,这是和唐代的书法有明显区别的地方

比如说钟繇的著名的字帖《宣示表》里边的很多的字,是大小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临摹的时候,可以把它临摹的一模一样大小啊,这就是艺术家的章法安排的问题,这个还真的不太好学。

我们看着字帖的时候,当然字帖上写的大我们就写大,字帖上写的小,我们就写小,这也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但是我们自己创作的时候要把握这个尺度和调节能力就比较难了,这也是书法的境界和意境问题,所以把握这个尺度这个能力是比较难以获得的。

为此我们根据您的提示和提问,我们就探讨一下我们如何去理解像钟繇这样的书法,大小错落穿插有致的这样一种艺术风格,他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去继承它。

钟繇的书法不属于特意有成行成列安排布局的章法,但是它的章法的安排是有组织的,例如上图的六个字就是一组,这在整体的章法里边属于块面的安排,我们临摹字帖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特点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从整体出发,我们临出魏晋的书法风格,它的整体的风格就是自由、消散,这是它的一些特点,如果排除了这些特点,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一样,因为每一个字我们都可以把它写的一模一样大,或者我们可以自由的调节它的大小。例如,像欧阳询《九成宫》中的很多字他是故意写的小,但是这些写的小跟魏晋书法,特别是像钟瑶这样的书法作品里边的大小配置是完全不太一样的一个概念,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所以习惯于唐楷学习的朋友们,应该在进入魏晋书法的时候要更加的活泼和放得开一些,特别是除了笔法之外,要从整体上把握章法安排,虽然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学问,实际上这正是魏晋书法的特别之处,也是他的很高的境界之处,就是前面我们讲的他是属于潇洒自由,而不像唐楷那样工整、拘谨或者是比较的规范统一。

第二个就是墨法笔法的问题。经过魏晋书法和唐楷不一样之处还有一个区别,就是魏晋书法的小楷比较多,那个时候由于造纸还不是非常的成熟和发达,因此纸张都比较小,大概就是一尺左右所以魏晋时代的人们在写书法的时候,他们的字也写的不是很大,魏晋时代的字指有多大呢,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16开的性质那样大,因此他们的字也写的不是很大,大体上来说,跟我们今天写的钢笔字的大小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是魏晋书法的精妙,它就在于能够在像篆刻一样在方寸之间看到一个大世界,在这么小的字里边,它也能够善于大胆的用墨笔画,有的鹤叔有的很细,例如项重要的书法就特别有这样的特点,他的《荐季直表》中的字和章法的安排足的看看几个字。

这4个字是《荐季直表》中选的。

我们看这个“臣”字,第1个笔画写的多重,好像是浓墨淋漓大笔信挥而就。

但是,就是在这一个字里边,它的粗细变化也是非常丰富的。如果这个字是唐楷来写,你想一想,它的笔画的变化绝对没有那么大。这就魏晋书法是给我们感觉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有强音,有弱音,有长音,有短音,短的短,长的长,重的重,轻的轻,给人一种愉快节奏之美。

当你进入临摹这样的字帖的时候,你一定就像听到了美妙的音乐一样,感受到了无限的熏陶。临摹魏晋书法,给人的心情也特别的愉快,感觉容易放松或者是非常抒情的感觉。

但是,我们千万要记住,这个时候一定要管控好自己笔法,一定要稳、准、狠,做到心到手到。特别是我们在起笔、行笔、收笔的时候,一定要把每一个部位都掌握好,才能够把这个字写的稳重当中有变化。要不然就会产生一种油滑的东西了,因为你写的心情很愉快,这一愉快,笔下也就不顾笔法里边的结构变化了,如果一个笔画没有什么变化那么这个字写出来就一定是没有什么韵味的。

我们一定要记住,如果一个笔画里边的结构不存在了,这个书法就一定是写不好。

注意下面的笔画,没有横画,看起来是4个点,但是这4个点的承接关系非常的严格,又非常的自由

魏晋的书法虽然是从汉代的隶书里边儿演进而来的,但是从汉代的隶书到魏晋笔法,笔法的结构已经形成,这就是书法在起笔、行笔、收笔的这三个节奏里边,它有严格的变化,同时又有自由的调节,这个变化和调节,魏晋书法掌握的是自由,而唐代的书法里边掌握的是森严。

这是魏晋书法和唐代书法的重要区别,因此我们临摹魏晋书法字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特点。

如果我们在临摹字帖的时候,把握好整体的章法安排和具体的一个字里边的笔法的自由变化这两个特点,那么我们对魏晋书法的临摹或者是理解应该说基本上就已经是非常接近原始的状态了,也就是魏晋人的风度了。

事实上,所有的书法都有共同的特征和规律,那就是要紧紧的抓住两个结构,一个结构是,笔法结构,一个结构是,字法结构。

我们在专注于书法风格的时候,把这样两个结构掌握好,再加上我们对章法的重视,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透彻地理解书法里边的境界问题,魏晋书法是一种境界,唐代书法、宋代书法,都有自己的境界,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既要着眼于魏晋书法的时代特点,同时也要注意贯穿历史的承传的优秀品质都有哪些,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书法的艺术的真谛。

以上就是我对魏晋书法的一点个人的看法,也许有很多不对的地方,欢迎您提出自己的意见,也欢迎您提出对我的批评指正。

想重新开始练习小楷,该练习谁的字帖好?为何?

以我自己学习小楷的体会,加上提问者曾经学过文征明的小楷,而且其喜好古朴而拙的字体,我建议可以临帖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贴。

钟繇是魏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钟繇兼善诸体,尤以楷书扬名于世,被后世奉为楷书之祖,与王羲之并称“钟王”。钟繇传世书迹有《宣示表》、《荐季直表》等贴。

《宣示表》点画刚柔并济,笔意古朴,多有意趣;而且结体高古,章法自然,且幽深无际,古雅有余。

王羲之的书法博涉优多,其精熟楷、行、草书体,并将这三种书体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因而被后世奉为“书圣”。

王羲之的小楷《乐毅论》用笔不露痕迹,含蓄而饱满,结字秀丽典雅,结构严谨,疏密有致。因此,此贴历来都被认为是王羲之的楷书之冠。

而提问者提到了王宠的小楷,王宠比较有名的墨迹为小楷《千字文》,其结体平稳,俯仰变化不大,可以从中窥见其师承王献之、虞世南的轨迹。从用笔方面来看,其行笔气息平和,一丝不苟,典雅平淡,落落大方,与钟繇、王羲之的书法水平均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我建议还是临习“钟王”的帖子。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